但是那时候九卿三公官署完备,帝国的权力大部分下放,要清理冗官制度实在是困难。
因而他们只能清理帝国官场,减少这种衰败的迹象,历经两代明君的潜移默化。
有些道州的冗官制度出现漏洞,可以逐一击破,先帝在位时期便是加紧步伐。
到了先帝后期,发现在他在位时期没办法完全清除冗官制度带来的危害,更加明白一切的根源在哪里。
因而发动了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开始集权,任用李立青和项信他们抓住军方的权力。
在朝堂扶持起太常卿仝致远这般屹立不倒的存在,好像先帝之父不设太尉,第一次打压三公官署。
先帝在位之后,对于九卿官署则是有了调整,首先拿下的便是太常寺等官署。
把他们的权力集中起来,让下面那些盘根错节的根治都剪断,用来做进一步的巩固。
当今皇帝陛下继位之后,在十几年前那场战争当中,设计道州之内得冗官制度,开始着手清理。
先帝在位时,主要针对的便是冗官制度的清理,而重点是分而化之,在道州下手。
李立青对河北道的出手清理,便是在先帝末期最成功的案例,完完全全把河北道官场打得措手不及。
虽然出现让河北道世家痛恨李立青和陇西道世家,这样的小插曲,不过陇西道世家势力庞大,根本不在意帝国其他世家。
当今皇帝陛下先后出手,借项信坐镇岭南道和和江南道的事情,曾经让他对山南道和淮南道出手清理。
收效甚微,却总是比没有半点收获的好,不过先帝留下的集权之语,皇帝陛下同样记着。
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任用云乾以打游击的方式清理帝国官场,便是最合适的一步棋。
云乾的出事,让皇帝陛下和李立青都找到了合适的机会,忍着痛苦,在咸阳掀起风暴,整顿三公九卿官署,开始集权。
尽余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