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乃是大秦文皇帝,又是仁宗,出了名得仁善而有德行,对于朝臣得容忍都有固定的程度。
远比以前的历代皇帝要来的宽厚,对于弹劾这些无关紧要的,先帝都是没有太过在意。
这种对朝臣弹劾军方而没有反驳,反而细心接纳下来,哪怕是没有实施,都让朝臣们的私心开始膨胀起来。
不过他们根本不知道,在他们肆无忌惮之下,先帝其实一直在堆积某种愤怒。
不过这种愤怒在他在位的时间肯定不能爆发出来,不是他不能,而是他没有必要。
在位的帝王都需要自己的功绩,不过这位文皇帝很厉害,在位时期的仁政谁都没办法否定。
可以说在他在位的时候,都可以预见先帝必定在帝国历代皇帝当中留下极其完美的名声。
于是这种对朝臣出手的名声他没有必要担着,更加不符合他仁宗文皇帝的称号。
很自然的和仝致远商量之后,选择把这些功劳留给当今皇帝陛下,让当今皇帝陛下来出手。
并且在先帝在位的时候,基本上都给当今皇帝陛下安排好了后面几十年的执政生涯。
讲求对外凶戾而霸道,对内严谨而坦荡。
有点武皇帝的意味,不过当今皇帝陛下继位的天圣二年爆发西方诸国入侵的战争。
帝国军队大获全胜,灭了两座大国,还有数座小国,在这种效果的加持下,武皇帝肯定是跑不了。
不过古往今来,文武都是极其好的谥号,先帝在位的时候喜欢文治仁政。
当今皇帝陛下继位之后,力排众议,直接没有经过商议就是给先帝定谥号文皇帝。
好在朝臣们知道,倒是没有太过反对,只是对于庙号有些不同,最终中和而定下仁宗。
其实在皇帝陛下看来,先帝的功绩,用仁宗显得片面,没有彻底烘托出先帝的伟业。
只是朝臣同意,仁宗又不错,皇帝陛下百般思量,没有反对。
尽余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