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的帝国变迁,总是在无数方面有着惊人的不同寻常,而近百年来的军队变迁最是频繁。
毕竟帝国想要长存,想要拥有足够的力量面对西方诸国的蠢蠢欲动,面对漠北王庭的虎视眈眈,改革军队的制度是必然。
近百年来的三军元帅,不断的变更,项信能坐在南军元帅的位置上十几年,已然是近百年来不可逾越的时间。
军队的变迁,南军元帅的位置变化自然是帝国军方的风向标,自三十年前的那位张家元帅离世。
李立青接任帝国南军元帅,可以说每一位南军元帅都是帝国军方最高的存在。
当然太尉属于帝国朝臣,太尉属于武将序列,只是有着权力调动帝国的军队而已。
南军元帅作为帝国军方最明显最深重的风向标,还是来自几百年前的世祖皇帝。
昔年,世祖皇帝虽然在桃源的支持下坐上帝国皇帝的宝座,可那位昏君到底有着愚不可及的追随者。
帝国内部的叛乱自然而然免不了,而世祖皇帝和当时的南军元帅交好,自然而然任用南军元帅这样的心腹开始征服叛乱。
后来又是任用那位南军元帅对外征战,想要打退西方诸国那些蠢蠢欲动的野心。
等到世祖皇帝彻底稳坐帝国的宝座,内忧外患解除,河清海晏的时候。
这位南军元帅升任帝国太尉,有着掌握帝国兵符军权的权柄,亲缘关系的促使下。
这位南军元帅自然会对南军有着格外的关注,凡是调任南军元帅位置上的,都是不世出的军事奇才。
而皇帝陛下感念南军曾经在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让世祖皇帝彻底稳坐帝国宝座。
自然而然在原来的基础上对于南军大力扶持,随着世祖皇帝和帝国太尉两位的鼎力支持。
原本三军制衡平衡的局面渐渐出现偏斜,等到后世皇帝的时候,更是倾斜到了极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一百余年前的时候,南军俨然成了帝国军方最强的存在。
而南军元帅的出任,更是成为帝国皇帝对于军队的看法,以及成为三军变迁的风向标。
如李立青和张家元帅之流,都是在军方有着极高成就的存在,代表着皇帝陛下的贤明。
同时预示着李立青和张家元帅乃是先帝和当今皇帝陛下最强信任,毕竟南军的重要,让这把位置上不得不坐些重量级别得人物。
昔年,李立青出任南军元帅的时候,帝国朝臣不知道反对的人有几何。
那时候对于李立青弹劾的奏疏更是如同天上落下的白雪那般纷飞不尽。
但是昔年先帝威望隆重,号称帝国百年来最贤明的君王,权御之道更是冠绝古今的存在。
若非几百年前的世祖皇帝生在那样纷乱的时代,恐怕世祖皇帝的威望不如先帝。
先帝离世之后的谥号乃是秦文帝,庙号更是仁宗。
代表着先帝在位时期对于百姓有着仁善的措施,而其手段更是温柔到了极点。
即便这样,先帝在朝臣心中都是不可随便置喙的存在,温柔的先帝,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温柔。
先帝在位时期的许多举措都是沿用世祖皇帝当年的举措,当然是在其上有着明显附和现在时局的改动。
南军元帅的重要,就代表着这把位置的不舒坦,毕竟帝国之内无数朝臣的目光都是盯着南皋城。
要是柳如逝做南军元帅有所差池,朝臣们势必把奏疏堆满勤政殿,即便拉不下柳如逝的位置,都要狠狠恶心他一把。
自世祖皇帝开始奠定南军为帝国三军之首的位置,到百年前彻底成型无可憾动。
南军历任元帅都是整座朝堂里面最受帝国朝臣弹劾得对象,任何一位南军元帅基本都逃不开这样的命运。
现在柳如逝刚刚接任南军元帅,半月时间以来都是没有半点举动,不少朝臣都等着写好奏疏,准备时机一到,就往勤政殿或者御史台递呈奏疏。
弹劾柳如逝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的无能无用之举,好在柳如逝迁居三军副元帅,更是做过南军副元帅。
尽余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