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着该去见见那位新任学宫祭酒的,没想到对面的女娃如此热情邀请。
倒是让项信有些失措,好在于他而言,见不见梁兴居都不是特别紧要的事情。
只是想要在回到咸阳的时候见一见,知晓个咸阳当中的大概,拖延些时间好思量问题。
没想到在对面这女娃的口中,倒是明白知晓大部分来自咸阳得事情,某些朝堂的事情虽然女娃表现的讳莫如深。
但是在言谈举止当中,项信倒是看得出来,对面的女娃其实是知道整件事情的。
可能碍于某些因素而没办法告诉他,项信对此倒是没有任何兴趣不满。
作为帝国的南军元帅,以一叶知秋,对他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真的想要去思量。
咸阳朝堂的事情再是复杂,到了他的眼里都不过尔尔。朝堂争权,在先帝时期,项信不是没有见过。
只是那时候的军队当中,帝国朝堂的争权那般掀起轩然大波,都是没办法影响到帝国的军方。
要是谁敢把争权的路子带到军队当中来,毫不客气的说,那样的人必将遭受全体三军的斥责和仇视。
没办法,在帝国当中,要是真正纯洁无暇的地方肯定是没有的。可要说是相对的话,那军方无疑要比朝堂干净的多。
没谁胆敢在军方撒野,毕竟帝国军方掌控着帝国的军队,算是那批真正意义上的将门们的自留地。
要是朝堂上面的朝臣们想要染指,别说是文臣序列,就是整座朝堂上面的官员加起来,都是没办法与军方抗衡。
在帝国来说,说得极其通俗点,掌握着帝国的军队,便是帝国最厉害的人物。
正是如此,之前项信出任太尉的时候,才是遭受那些朝臣们疯狂的弹劾。
无他,太尉手握帝国三军兵符,有着极其高耸的权柄,要是让项信上位,那些朝臣的利益必然受到极大的削减损害。
因而疯狂的弹劾,但是发现皇帝陛下意志坚决的时候,他们又是不敢再继续上奏疏。
整座帝国当中,皇帝陛下拥有极高的权柄和话语权,只要他不同意,或者决定下来的事情,没谁可以更改。
他们只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皇帝陛下,可当他们发现皇帝陛下的意志根本不允许他们影响的时候,便是极其知趣的选择缄口不言。
若是在这样的时机当中可以趁机捞取重要的利益,对他们而言将是无比美好的事情。
利益和挣扎总是在一起的。
皇帝陛下不允许不同意他们的弹劾,自然而然需要拉拢他们,给出他们想要的利益。
所以在之前,皇帝陛下不同意他们对项信的弹劾,甚至都不允许他们继续上奏疏。
直接封禁御史台,但是同时又是把御史台拿出来,空缺的御史台便是极其鲜美的肥肉。
那些朝臣自然而然如同饿狼看见猎物般欣喜,忘记之前项信出任太尉的事情。
直接陷入争抢御史台权柄的战斗当中,想要在御史台里面占据一席之地,使得自身的权柄更加深重。
但是就朝堂而言,没有谁比大儒言正忡更加适合御史大夫的位置。
大儒言正忡乃是世间知名的刚正不阿,非常附和御史大夫的权柄性格。且言正忡乃是帝国大儒,门下弟子无数,有着能够招惹朝堂,甚至直接镇压朝堂的作用。
非是这些朝臣不想推上自己得人员,而是御史大夫太恐怖,他们不能让自己得人上位,同样不允许别人上位。
只能心照不宣的选择最合适,最刚正不阿的存在,出任御史大夫,这样谁都没办法在御史台找好。
在御史台面前,他们没脸,但是那些政敌同样没脸,这样对他们彼此而言倒是最完美的解决办法。
朝堂上面的事情,没有两全其美,只有两败俱伤。
所谓的共同认可,其实就是两败俱伤,毕竟在朝臣们眼中,没有得到的东西就是损失。
哪怕这样东西本来就不是他们的,但是只要这件东西空出来,便是理所当然认为就是他们的。
尽余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