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没多久,孙杰便将商务部的官员找了过来。
如今的商务部尚书是一个叫做林海的官员,这人跟随孙杰也有一段时间了,后来又在大秦大学当中进修过一段时间。
此人年纪年轻,也就四十岁上下。
他站在孙杰的面前,大气也不敢出。
行完礼之后就恭恭敬敬的站在那里。
他并不是陕西籍,也不是前明之臣,老家在山西,后来投靠了孙杰,能力比较出众,加上他为人清廉谨慎,所以也算得上是官运亨通。
“之前让你拟定的那个政令,你拟定的如何了?就是放开对金矿银矿的管控。同时鼓励商人前往海外开矿,并且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这事儿你办的如何了?”孙杰问道。
“回禀陛下,已经拟定完毕,如果现在陛下想要的话,随时可以拿过来!”林海说道。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让人送过来,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就推行下去!”孙杰说道。
林海急匆匆的走了下去,没过多久便带着一个小册子,重新走进了御书房。
政令的内容很详细,林林总总加起来足有数百条,一张纸上根本写不完。
孙杰从他的手中接过政令之后便坐了下来,认认真真的看着。
上面的所涉及到的内容很详细,包括但不限于“商人的身份,资金支持的占比,以及市场交易的规定……”
凡是孙杰所能想到的东西,林海全部都涉及到了。由此可见,这个林海是有几分本事的
差不多一刻钟之后,孙杰放下了手中的册子,重新交给了林海。
“你规定的这些东西都没有什么问题,都非常合理。
拿着这个册子去文参院,就说是我说的,让他们迅速通过,然后存档,接下来就将其直接发下去。
同时告诉大秦银行总部,让他们赶紧做好准备,在不远的将来,肯定会爆发出一场巨大的投资热。”
林海将孙杰的这些话全部记在脑海当中,于是急匆匆的拿着册子又退了出去。
俗话说,百废待兴。
一般情况下,战争过后将会迎来一场经济的复苏,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如果能够抓住这次的时机,那么经济将会增长更多。
现代的网络上有很多心思不正的人鼓吹,说什么东方人永远没有西方人具有冒险精神。
这些话就是在扯澹。
远的不说,永乐年间的郑和,难道他们也没有冒险精神?
更别说还有宋朝时候的那些出海商人,他们跑的地方可不仅仅只是近海。
要看有没有利益驱动,如果有利可图,民间的这些商人可不管那么多。
明朝海禁刚开始的那几年,那些商人们都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走私,更别说其他了。
孙杰安排下来的这些事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全部通过,第二天一早,政令便下发到天下各地。
金陵作为商业繁盛之地,虽然现在和长安有不小的差距,但这里的商人商业嗅觉却要比其他地方灵敏很多。
当商务部的这个政令发出来之后,金陵的这些商人反应是最大的。
一时之间,各个茶馆客栈又或者剧院里,都是那些商人的议论声。
虽然孙杰之前杀了很多金陵的士绅,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金钱的渴望。
就在这些商人议论纷纷之时,孙问岳带着孙杰的意思来到了孙初文的家中。
坐在暖房里,孙初文一脸笑容的看着自己的这个大外孙。
“今日前来,可是公事?”孙初文问道。
孙问岳端起桌子上的热茶,喝了一口。
当身子彻底的暖和起来时,他开口说道:“也算不上是公事,只是父亲让我过来一趟,说有点事情要交给外公您。”
这句话让孙初文有些惊讶。
这么看来的话,那应该就是公事。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