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世道,上哪找这么好的事?告诉你们,平时那大大咧咧的性子都收起来,这是陛下的嫡长子,容不得差错!”
总管太监梁尚喜又吩咐了几句,随后又急忙回到了宫殿,等候孙杰差遣。
梁尚喜这个名字喜庆,人如其名,平时也是以喜庆示人。
可今日的他,比之前严厉很多。
“郎君,该给咱儿子起个名字吧?!”孙玲坐了起来,看向床头逗弄着孩子的孙杰。
“不着急,不着急,慢慢来,慢慢来。
怎么说呢,论起起名字,我却多有不行,这事应该交给官员们去办!”
孙杰小心翼翼的看着怀中儿子,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说的也是,孙杰懂得最多的是现代的知识。
也不是故意贬低,现代人起名和古代士绅读书人起名确实不敢比。
名字伴随一生,可要慎重相对。
就在这时,一个黄门太监来到了宫殿门口。
梁尚喜一下子就看到了他,皱着眉头走了出来。
“什么事?”梁尚喜眼睛不断的往孙杰那里看去。
“国丈爷率领文武百官在宫门外进喜帖,等着恭贺呢!”这黄门太监生怕误会了他,连忙解释。
“你下去吧!”
梁尚喜又急急忙忙的去了孙杰那里,小心翼翼的把这事说了出来。
“这样吧,让他们先进来,站在坤宁宫外,让他们瞧瞧我的宝贝儿子!”孙杰吩咐道。
“遵旨!”
梁尚喜急匆匆的出去。
没多久,一大帮子人小心翼翼,蹑手蹑脚的来到了坤宁宫外。
孙杰抱着自己的儿子,站在宫门口,遥遥的让他们看了一眼。
仅仅一眼,就又抱着回房间去了。
孩子还小,见不得风,让他们安安心就行。
孙初文站在最前方,一张老脸满是欣慰。
这是他的外孙,也是未来帝国的继承人。
孙传庭紧随其后,更是激动的眼含热泪。
其他文武百官都是如此,个个激动不已。
“陛下如此疼爱,国本已经稳如泰山了!”孙传庭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
从古到今,皇帝永远高高在上,这个权利生物,很少会亲手抱自己的儿子。
除了大明的几个皇帝之外,其他的皇帝对自己的长子,其实并没有多么疼爱。
嘉靖年之后,随着“礼制”的完善,从孩子出生一直到出阁读书都有着严密的流程。
皇帝能见到自己儿子的次数并不多,所以,皇家亲情就很单薄。
可孙杰却不一样,看那架势,真真就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尤其是刚才那个表情,和普通人向外人炫耀,几乎没啥区别。
“这些事陛下自有定夺,咱们这些做臣子的,就安安分分的听着!”孙初文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没有因为那是自己的外孙,从而趾高气扬。
“极是,极是!”
众官员连连回道。
没多久,梁尚喜急匆匆的从里面跑了出来。
他清了清嗓子,用公鸭嗓大喊:“陛下说了,皇子尚未有名,特向天下征集,若名字被选中,不吝赏赐!”
就像是往油锅中倒了一瓢冷水,这些官员们的热情瞬间被点燃。
从古到今哪里遇到过这事?要是自己起的名字能被选中,可是能进史册的,赏赐与之相比,都不重要了。
几个礼部的“老顽固”站了出来,想说此举于礼不合,可愣是被几个官员拉了回去。
谁不想沾沾福气?这要是被回绝了,那还怎么沾?
孙杰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提高百姓的积极性。
让百姓都参与进来,提高百姓政务参与感。
孙杰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当今百姓能像现代那样,对国家大事上心。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