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之后,围在城外的“士兵”稀稀拉拉的朝着城墙攻杀而去。
喊杀声倒是挺大,可当城头上扔下来几块石头,砸死几个人之后,这些攻城的“士兵”们又一哄而散。
夕阳之下,几匹快马,朝着泽州以及山西其他地方而去。
......
泽州,一处广阔的平原上,一座座营帐矗立在这里。
其中,最大的营帐中,张献忠端坐其中,手中拿着一封李自成送来的书信。
看着上面的内容,张献忠面无表情。
“真是有意思,他李自成还要让我过去商讨对敌之事。
若是那孙杰杀来,他是第一个倒霉的,他现在心急了!”
张献忠毫不在意,没有把这封信放在心上。
流贼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各自为营,各自为战,各家甚至还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李自成和张献忠之间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年荥阳大会时,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有过吞并对方的心,只是一直没有实现。
要不是这次事情实在是太过恐怖,李自成也不会让人过来。
张献忠当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可他现在不是这样想的。
在他看来,要是李自成被孙杰剿灭,那他就领着兵马吞并李自成的残部,然后领着兵马南下,去中原。
指望这些流贼能够心合一处,简直可笑。
一个少年将桌子上的书信拿起,看了看。
片刻之后,放下手中的信,看向张献忠,“爹,孩儿觉得,咱们应该和李自成部兵合一处,共同对敌!”
张献忠一脸纳闷的看着少年,道:“为何这样说?”
这少年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两蹶名王的李定国。
他现在是张献忠的义子,尚未改姓,叫做张定国。
李定国是天启元年生人,现在刚刚二十岁。
年龄不大,但经历不少。
和官军交手数次,战功赫赫,军中有“小尉迟”和“万人敌”之称。
李定国是明末的悲情人物,前半生从贼,后半生为光复大明奔波。
比他的大哥二哥孙可望和刘文秀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明朝灭亡后,孙可望先后逼杀孔有德,阵斩尼堪。
其势之盛,让天下震动。
以至于清廷闻李定国之名而变色。
黄宗羲赞道:“逮夫李定国桂林、衡阳之战,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
只是大势已去,孙可望这个反骨仔,于阵前投敌。
只剩下李定国一人苦苦支撑。
可惜,在四十二岁生辰之时,传来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杀的消息。
身体本就虚弱的他,被病魔夺了身体。
六月二十七日卒于勐腊,临死前告慰儿子及部下:“宁死于荒野,勿投敌变节!”
一代良将,就此殒身南方。
此处,距离陕西老家何止千万里之遥。
其身虽没,精神永存。
此时的他不知道自己身上有这么多的辉煌,还只是一个少年。
“爹,孩儿以为,唇亡齿寒。官军与建奴联军,都不是他的对手,李自成一家,更不是其对手。
孙杰其势已成,势必会席卷天下。要是往山西杀来,李自成必不能挡,他若败退,下一个就是咱们。”
李定国条理清晰,开口劝道。
张献忠毫不在意,道:“到时候咱们收拢兵马,直接南下,山高皇帝远的,他孙杰还能追着咱们去中原不成?
京城才是要紧,到时候,他肯定会去京城的,咱们不用管那么多!”
“可是,一直逃窜,又如何能成大事呢?当立于一地,好生经营才是!”李定国劝道。
还不等张献忠发火,一旁的孙可望便等不及了。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