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更深了,灯光烛影,一旁的值守太监换了新的蜡烛。
灯罩上的兰花透亮,崇祯仰在椅子上,揉着额头。
不到三十岁的年龄,两鬓已经斑白,眼袋很重,憔悴不堪。
屋外响起了脚步声,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戎政的曹化淳,提着一个纹饰精美的食盒,走了进来。
屋外的太监在曹化淳进去的时候,急忙关上房门,生怕冷气倒灌。
行至崇祯旁边,声音柔和,“此时夜已深了,案牍劳形抵不过龙体安康,政务紧要,也要以龙体为重。
皇爷乃天下万民所济,还请早些休息!”
睁开眼睛,崇祯那焦躁的心情舒缓不少。
眼前这人,在崇祯小时候就进了信王府。
崇祯几乎是他亲眼看到大的,天启年间,曹化淳得罪了魏忠贤,被发配金陵守墓。
崇祯登基为帝之后,将他重新调了回来。
勤勤恳恳几十载,深的崇祯宠幸,日常以大伴相称。
“大伴啊,这江山至此,朕何以歇息?先帝崩前扶朕手,言:吾弟当为尧舜!”
说到这里,崇祯站了起来,在暖阁中来来回回的慢走。
“这大好江山啊,都是祖宗之地,不可失掉分毫。朕累是累了些,但国事不可耽搁!
若能以朕之寿命,换天下安康,万世太平,朕也换的!”
转过身子,看到了曹化淳手中的食盒,便问道:“大伴又做了什么宵夜?”
曹化淳将书桌收拾了一下,将一个带着盖的砂锅取了出来。
打开砂锅盖,又端出一个纹饰精美的官窑碗。
热气还在,砂锅保温性还好。
放在桌子上,将剩余东西收拾好,立于桌边,回道:“便是一碗莲子秦糖小米粥,养胃,活血,补气!”
秦糖,便是孙杰让秦商售卖的糖。
在京城当中大为盛行,为了区分,人们称其为“秦糖”。
皇宫虽然拮据,但也少不了这些钱。
所以也采买了一些。
“原是秦糖!”
崇祯眉头一振,忙又坐于书桌前。
这不是崇祯第一次吃秦糖了,尽管吃了那么久,但每每食之,亦不厌烦。
汤匙搅动,热气升腾。
崇祯已经闻到了那股甜味。
盛起一匙,小心吹气,微凉后送入嘴里。
甜蜜包裹口腔,脸上满是满足。
糖很充足,纯粹的甜,没有任何涩味。
“哈哈哈,秦糖果然不错,世间竟有此等好物!”
三下五除二,一碗热粥下肚,脸色微红,精力得到了补充。
糖,是人体直接能源。
白砂糖进入体内,经过水解,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变为葡萄糖,为人体功能。
比不上葡萄糖那么直接,但也不差。
看着如此模样的崇祯,曹化淳露出了笑容。
不过,他年龄已大,老态尽显,已萌生退意。
不久之后,他将请辞回乡,只是目前还在。
放下手中的汤匙,崇祯心情忽然沮丧。
不待曹化淳问,他便愁气道:“倒是羡慕秦藩了,此为秦糖,秦藩定然日常享受。
陕西据此十万八千里,朕贵为皇帝,却不及秦藩享受!”
崇祯是什么人?他对藩王的戒备超过了他的老哥。
他本来就是藩王登基,下意识之下,自然异常厌烦。
一想到自己累死累活为了江山忙碌,不曾享受几天秦糖,而秦王一脉啥也不用干,就能享受此等美味,心里瞬间不服气。
崇祯就是这样的人,崇祯九年,建奴入寇,唐王朱聿键起兵勤王。
还没等他到达京城,建奴退了。这事倒是被崇祯知道了,崇祯可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只道是唐王朱聿键不尊祖训,随意出封地,惹怒了崇祯。
我家后门能到明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