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吉点点头:“上次余闲在云州击溃葛晋的意境时,曾说过太上忘情。我这些日子琢磨着这几个字,终于品出了一些滋味,也明白了桎梏自己的事物。”
“我不曾去游过忘忧湖,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心念太杂、烦恼太多,我既想报效社稷,又追求名垂青史,往往顾此失彼,两头不讨好,就这心性怎么可能感悟天道。”
“余闲的太上忘情倒是点醒了我,其实报效社稷和名垂青史并不矛盾冲突,只需要做到忘情忘我,舍弃私欲,全力以赴去实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愿景,做到问心无愧便可以了。”
话音刚落,一阵清风从山谷里吹拂而来,却诡异的汇聚在了杨吉的身体四周。
紧接着,里面传来了一阵儒雅温厚的声音:“杨吉,为了实现修身治国平天下,纵然最后粉身灰骨、抛尸荒野,你也甘愿?”
此话一出,山谷口的所有人几乎都大惊失色。
何欢等书院人连忙作揖道:“恭迎儒夫子现世!”
是书院四大圣人之一的儒夫子!
杨吉也郑重行礼,但态度不卑不亢、宠辱不惊,更有一种置生死于度外的气魄:“杨吉说了,愿将此生最后十年的气运福缘留在书院,致力于修身治国平天下,马革裹尸、万死不辞!”
儒夫子发出了轻笑,随着清风飘逸而过,让人如沐春风。
“那好,你这十年的气运福缘,我暂且给你扣下来了,若有朝一日,你的学生后人们能替你实现这抱负,我再还给你。”
言毕,一股虚无的气息从杨吉的体内被抽离了出来,流向了桃花溪源内。
正当庞维等人沮丧扼腕的时候,周围的清风突然化作清气,如水流般的流淌于杨吉的体表,让他整个人渐渐焕发出清新高雅的气质!
直到杨吉的双目明澈如水,一道天光落在了杨吉的身上。
“恭喜青衫公,进阶儒家二品境!”
周围的人群见状,纷纷动容大惊。
杨吉居然也进阶了!
儒道二品,外王境!
圣人石壁上,圣人有云,修身、治国、平天下这三件事被视为“外王”之业。
只要能明确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意念,便有机会感悟儒家大道,实现外王境界。
“你甘愿付出十年的气运福缘,决然的去实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已有外王之气象。”儒夫子温言笑语的道:“原本老夫看你一直困在朝堂之中,几乎迷失了自我,甚至都不敢以格物之术去格一格自己,觉得你这辈子大约就止步于三品格物境了。没想到,一句太上忘情,居然令你明悟了。”
“这是沾了傲梅公那弟子的光彩。”杨吉谦逊一笑。
庞维等人听得五味杂陈。
当日,杜隆向北远行之际,余闲一段《出行表》就让杜隆开悟进阶到了法家二品。
如今,又是由于余闲一句太上忘情,让杨吉明白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真谛,得以打破桎梏、进阶儒家二品。
等于说,余闲直接成就了两個二品亚圣!
这得是多大的功德伟绩啊!
“余闲这孩子,确实很不错。”儒夫子莞尔道。
杨吉试探性地问道:“刚刚第一个登上湖心岛的,就是余闲吧?”
儒夫子轻笑道:“不错,他已经进了塔楼里。”
“已经进了塔楼?!”
众人再次悚然动容。
连杨吉都忍不住面露惊奇。
能过了忘忧湖已经是不俗的成就了,登上湖心岛后,想破除迷幻抵达塔楼,更需要极大的悟性,哪怕是书院历史上最天纵奇才的那位亚圣,也耗费了七天七夜才走到了塔楼。
而余闲,居然一路势如破竹般的直接抵达了塔楼?!
“这孩子很有趣,诡山人给他开了道,莪们几人也迫不及待想接触一下,就默许了他走到塔楼里。”儒夫子悠悠道:“我们四人行走天下几十载,大多时间只能品尝着寂寥乏味,好不容易出了一个极有趣的福主,都想聊以慰藉。”
我每天出门看黄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