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岩一挑眉头,连一直不声不响的余则丰也抬起了头,面露诧异。
之前说了,桃花书院的纳新,不分阶层、身份和背景。
因此时常也有周边国家的人前来报考。
但宁云心这位西唐公主要来留学,却有些不同寻常。
“宁公主暂时不准备回西唐?”贾岩试探道。
宁云心点头:“此事,我出发前便和我父皇商量好了,若是有机会入桃花书院,就允许我继续逗留在大景。”
“莫非西唐的几家学派也满足不了宁公主?”
“大景幅员辽阔、人才辈出,桃花书院有四大圣人坐镇,更是汇聚了这天下间最上乘的学问传承,我想趁这机会潜心修行。”宁云心认真道:“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学有所成,回到唐国后,用这些知识造福社稷、惠及百姓。”
贾岩笑了:“那为何不选儒门、道门和武门,偏选我法门呢?”
宁云心的声音清朗且坚定:“我认为,惟有变法,方能强国。”
“宁公主为何有此见解?”
“圣殿石壁上,有一段关于上一世文明的记录,说是在大秦之前的七国时期,秦国本是七国中最贫弱的,正是靠着一名法家大先生主持的变法运动,使得秦国励精图治,一举成为七国中的霸主,给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宁云心神采飞扬、侃侃而谈:“我至今仍对那位法家大先生的恪言记忆犹新。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贾岩微微颔首,以示赞许。
“如今,傲梅公北上燕幽主持变法,是为大景的千秋大业永固,而我钻研法家,则是想让唐国革除弊病、昌盛崛起!”宁云心说得慷慨激昂,大有一副巾帼女杰的豪迈气势。
“宁公主志向远大,着实盖过无数男儿,只可惜……唉,唐国未来复兴的希望,或许要落在宁公主的肩上。”贾岩有些欲言又止。
毕竟他不方便干涉国政,更别说一个邻国皇族的家事。
但有些事,明眼人心里都清楚。
西唐每况愈下,被东宋按在地上摩擦。
老迈昏聩的唐国,钩心斗角的皇子,分明是大厦将倾之象。
这时,却只有宁云心一介女流心怀社稷,力图扶大厦之将倾。
“那贾某就先回书院,等着宁公主和余闲一同前来。”
贾岩又向余则丰拱手致意,径直离去。
接着,大堂里就只剩余闲和宁云心在默默对视。
余则丰通过常年被“家暴”而锤炼出的敏锐嗅觉,嗅到了不对劲,就识趣的道:“无缺,你陪宁公主说会话吧,二叔在外面等你。”
林三也怕惨了这位唐国公主,直接跟着余则丰屁颠颠的逃离了。
这一下,是真的清静了。
余闲和宁云心的对视,更富含深情了……
“你是准备等我向你道歉吗?”余闲打开了话匣子。
“不需要一个道歉吗?”宁云心歪着螓首,巧笑嫣然,明艳动人。
“其实我是有苦衷的……”
“不必说了,我懂。”
宁云心显得善解人意:“大景皇族的事,我也略有耳闻,至于鸿王,我这两日也接触了一下,能理解你的心思。”
余闲只觉得这位公主太贴心了,比那位红鲤公主的胸怀更大得多。
“不过,你终究是骗了我,我刚刚还既往不咎,帮你解了围,我觉得你应该要谢谢我。”宁云心话锋一转,眼露狡黠。
怎么感谢?
以身相许?
涌泉相报?
不要吧。
太直接。
我还是个孩子呢。
看到余闲纠结的神情,宁云心抿嘴一笑,脆声道:“安啦,不是让你做什么为难的事,只需你替我写一些字,就你在倒悬楼的诗词。”
余闲苦笑道:“诗词很多,而且莪写字真的很难看,你是见识过的。”
我每天出门看黄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