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钱宁靠着宦官养子的身份进了锦衣卫当了一个百户,又靠着能说会辩,懂得巴结人,又能左右开弓,因而被小皇帝赏识。
小皇帝本就是个随性的人,他喜欢钱宁,就直接收他当义子。并且升为锦衣千户,等到了刘瑾死了,钱宁更是直接掌控了锦衣卫。
这个时候,钱宁的地位已经不一样了。他替皇帝掌管着锦衣卫,是皇帝的眼睛和爪牙,于是更受宠了。
太监受不受宠,主要由用处与皇帝看得顺不顺眼决定的。就像是钱宁,小皇帝看他顺眼,喜欢他就带着他玩。
他有些本事,就给他锦衣卫千户,给他锦衣卫。
这一切只基于一个基础,小皇帝喜欢。这也是小皇帝的高明之处,一切好不好决定与他喜不喜欢。
所有的体面都系于他一人的喜好,如果他不喜欢,会有人把那个人拉下水。如果他喜欢,就能保着他。
钱宁这人就很受小皇帝喜欢,时常小皇帝喝醉了酒,直接将钱宁当做枕头睡在他的身上。
这等信任与宠爱,更是让钱宁的地位水涨船高,速度简直比坐火箭还要离谱。
偏偏这时候这钱宁给小皇帝出了一个馊主意,直接将杨一清惹怒了。为了博朱厚照开心,钱宁提议调取边军入京陪着小皇帝“打仗”!
这个打仗的起源还和另一个人有关,另一个太监江彬。此人性格狡猾,能说会道,孔武有力,擅长骑马射箭。不仅喜欢打仗,说起军事来还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这正中小皇帝朱厚照的下怀,他就喜欢打仗,梦想着成为一个将军带兵上战场杀敌。
于是江彬很快就被提拔,并天天和小皇帝同进同出。
这必然也导致钱宁的嫉妒,于是他想了个馊主意。他跑到小皇帝的面前吹嘘边军比京军厉害一百倍,陛下为何不召边军进宫进行真人模拟战争呢?
小皇帝一听有道理啊,大规模的战斗打不了,自己还不能自己带兵操练吗?正好圆自己一个大将军的梦想,而且这姑且也算是一件正事吧。
于是,辽东、宣府、固原、延绥四个地方的兵给调了进来。在这件事上,小皇帝也有他的考虑。
一个河北的刘六刘七起义就把京军弄得灰头土脸,若是再不做点什么,下次农民起义,他朱厚照什么都不用做直接引颈受戮就行了。
调取外四家的边军,一方面也是为了刺激刺激京军,一方面也是为了有直属于他小皇帝自己的武装。
秦墨占据大同的教训简直是狠狠的给了他一巴掌,彻底让小皇帝意识到山高皇帝远这句话的意思。
他担心着一个秦墨的出现将会带起更多的秦墨,若是边将纷纷效彷秦墨,趁着大明动乱之际起兵......
心中一片恶寒之后,小皇帝不顾杨一清的反对,直接同意了这个请求。这也是时称外四家的四大边军,被选入京陪小皇帝玩闹。
朱厚照的想法是好的,但现实是冰冷而又残酷的。京军早就被他爹弘治皇帝干成了土木兵,战斗力就摆在那里。
让他们建房子搬石头他们在行,但是打仗那就算了,他们不比泥瓦匠要高明多少。
如此情况下,仅仅是想用外四家的模拟作战来摸索训练京军的方法还是太过于幼稚。
而且更主要的是,外四家的边军调过来,那自然要调一批京军过去填补空缺,美名其曰互掉,磨合磨合。
但实际上不过是劳民伤财,更重要的不仅改变不了什么。但一旦边境发生了战争,国家就会有危险。
正如现在一般,鞑靼在宣府外重兵集结。也不知道他们从哪个细作手里获得了消息,宣府有大量的京军,战斗力低下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地步。
小皇帝当时没有在意,现在出了事情了,在意也改变不了什么了。
鞑靼骑兵勐烈向着大明的守军冲去,在城外,他们举着重锤,斧头,重重的捶打进战马的脑袋里,砍在明军的身上。
我真没想当阁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