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而言之,抛开秦墨手底下开出去的两万人马的武器情况不说。单论一下能拉出机动性如此刚的万人部队,而且如臂挥使就是一件值得让人吃惊的事情。
朝廷怎么也想不到大同府两万人就敢出兵夺取太原府,往南再取平阳府,秦墨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资源。
要想南下,山西太原府城非打不可。
“这太原城不拿下,根本无法放心的攻打潼关。”王阳明指着舆图说道,营帐内站着一些王氏与麻氏的将领。
“王大人,我们现在又不打潼关,不是直取平阳吗?”一个王氏的将领出言问道。
王阳明还没说话,沉三开口了。
“侯爷说了,现在不打,以后肯定也是要打的。光是绕路是绕不开太原城的,它就坐在那里,不打就等着侧翼被捅刀子。”
“沉将军说的没错,此行虽是为了平阳府,但实际上还是为了取太原。”王阳明说道。
“哪怕多花一些时间,只要能取下太原府城,晚些入平阳也是值得的。”
王阳明说的倒是没错,取一个城池的正面影响是很大的。明朝仍旧是农耕经济体,占领一个城池带来的收益短时间内肯定不算高。
但攻城之后若是大肆抢劫,其实并不能获取大量的财富。累积财富远远没有生产工具来得之前,城池最珍贵还是人口与土地。
而且占领太原所带来的影响力很深远,首先在秦墨约束部下的前提,虽然不能劫掠珠宝,但是可以取得太原城守兵的辎重与粮草。
其次一些军械与守城装备也是现成的,而后有顺带占领之后能够围点打援,扰乱太原周围的重兵部署的一些城池。
朝廷绝对不会眼看着太原城就这样丢了,但也不至于从京城调兵,一般都是调动周围城池的援兵。
这一动一守,很容易就能摸清楚周围的情况,只要大同军队足够能打,完全能接着机会吃下太原城一片地方。
而拿下太原城的好处也不止是地方影响力,更是一个能将云中侯理念推向天下的机会。
例如秦墨此前一天拿下高阳城,就令杨一清大感震惊。
若非阁老杨廷和劝阻,当时杨一清真要找秦墨干上一架,趁着祸患还未长大赶紧掐灭。
实际上那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秦墨完全掌控了大同,杨一清迫于鞑靼的担忧这才作罢。
一边是惶恐秦墨作大,一般又是投鼠忌器。
而现在大同发兵的消息还没传到京城,王明阳有理由相信他们可以在朝廷完全做好准备之前拿下太原城。
这次带兵出来的是沉三,手底下带着一群将门世家出身的新一代将领,也是大同的有生力量后备人才储备。
至于随行的文官就更顶了,战神王阳明。
在装备上,秦墨几乎将这几个月投入的军火全都都投在了这两万人身上。要粮给粮,要钱给钱。
“侯爷说了,这次我们带出的新兵,就算是打不下太原城,也得把这些兵给喂熟了!”沉三说道。
“但此次乃是我们大同首次出兵,甚至连王大人都亲自前来督战,还请各位咬咬牙,把那太原城给打下来!”
“是!”众将领齐声应道。
太原城也不是真的那么好打的,即使沉三与王阳明联手,带满了枪械与各种火力装备。
但打仗这种事情就是要天时地利人和,北宋时期,金国几万人打太原城三千人都也是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三千人军民一心,打到最后城门破了上巷战,极其的恐怖。巷战堪称古代战争绞肉机,几乎是存着同归于尽的心思的部队才会打巷战。
秦墨夺回高阳城那次,死去王常就是带着三百人打巷战,这才活生生将叛军拖住,也给秦墨夺城平叛争取了时间。
王阳明自然不想打倒那种程度,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战争,即使他左右在心中模拟了上百次都是赢,可心里仍旧是忐忑无比。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如何能将城中老百姓的民心给赢过来,这才是王阳明一直苦恼的事情。
我真没想当阁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