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基本上,太后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眼巴巴的指望下面的大臣。
幼主年纪很小,加上虞允平政务繁忙,根本没有时间管教自己的儿子,这就造成了幼主啥也不会,而且还十分惧怕自己的父亲。
大臣们各看各的,眼中都是不好意思。
想跑路的居多,留在京城守着的是少数。
他们想提逃跑的建议,但是又不敢当着这么多人面说出来。
“陛下,眼下应该修筑城防,吸纳关中大军,以御北方蛮夷。”
这时,一位年轻官员缓缓出列道。
书生模样,长的略微清俊,一脸认真,正气十足,身姿挺拔。
人虽长的俊,但官位却不是很高。
“好,准了。”
小小的幼主什么也不懂,见有人提意见,就同意了。
这一句话,还是今天刚刚学的。
娘亲说,同意就准,不同意就再议。
“修筑城防是必要的,但是京城百里皆无险关把守,如何能抵挡北狼的十万狼骑,整个京畿,异族出入自如,对于陛下来说,实在是太过危险了。”
终于还是有人开口了,将是走是留的问题抛了出来。
“臣提议,迁都金陵府,这样一来,有了险关和关中大军的拱卫,陛下的安全才有保障。”
很多大臣都是被这提议吸引了,这绝对是最稳妥的办法。
“荒唐!”
建议刚提出,就被刚刚的那位年轻士子驳斥了。
“放弃这千里之地,丢弃百万百姓,退守金陵,跟卖国求荣有什么区别!”
“哼!难道你想看到陛下被异族的铁骑践踏吗?”
一位年老的大臣看了一眼年轻士子,神情很是不屑。
对方显然是文宗皇帝提拔的寒门弟子,固守京城的主张一模一样。
看到两帮人吵了起来,幼主也很难办,慌张道:
“哎呀,这该怎么办啊?”
年轻士子继续进谏道:“眼下北方的民心不稳,大局动荡,陛下应当召集德高望重的老臣复出,坐镇京城。”
年老大臣一听,吹胡子瞪眼道:
“万万不可,遗老皆德高望重,年事已高,岂能麻烦他们。”
所谓的遗老,就是太祖皇帝麾下的老臣,包括一大群开国之臣。
可文宗皇帝上位之后,就清洗了一番,将他们通通辞退,提前告老还乡。
一天子一朝臣,这等事情,也属实常见。
他们的能力自然无需多说。
但是他们复出了,还有自己这帮人什么事?
“诸位遗老已然致仕,是先皇下的谕旨,怎么能再回到朝堂上!”
年轻士子不甘示弱斥道:“先皇一去,尔等就临阵脱逃,只为仓惶南顾,是何居心?”
“这...”
幼主看着两人,也不知道该听谁的。
只能将目光放到后面母亲的身上,语气求助道。
“娘,我该听谁的。”
堂堂大夏国主,一国之君,坐拥万里江山,当着满朝文武大臣,动不动就叹气,慌慌张张的。
让诸位大臣见了之后,无体自容,唉声叹气,只觉丢人。
这样一个皇帝坐在大夏的龙椅上,近不能安定群臣,远不能震慑异族,就是一个窝囊怯懦的小屁孩啊。
可他们却不觉自己逃命的想法丢人。
幼主还是太小,做不了主,唯一的好处就是听话,如果不是大夏皇室中只剩他一个直系血脉,皇位断然轮不到他的。
太祖皇帝得位很晚,未再生育。
大皇子生了两个女儿,他死后,皆是被定罪,被废为庶人。
二皇子忙于政务,只有一子。
公主又是早去。
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了。
正当朝堂争吵不休的时候,有力的脚步声传来。
“报!”
佛系修仙:从占卜祸福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