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凡的说法实在太出人意料,却好像又有道理,朱元璋不介意问个清楚。反正是自己女婿,半个儿子,不丢脸。
张一凡听了,便认真地回答道:“不可否认,大明宝钞用起来比金银铜钱要方便多了。而如今还是开国之初,大明宝钞的背后,其实是朝廷,是父皇的信誉。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不能让大明宝钞失去信誉,也就是不能乱印钱。”
他看朱元璋在聚精会神地听着,就继续讲解道:“最好的印法,就是要统计出全国一年内能生产出多少值钱的东西,那就印多少钱来流通,就是买卖这些东西,这是最理想的。但是,会有很多情况影响这种结果,比如说大明宝钞到了某些人手里,他们喜欢藏钱,不买卖;这样的话,市面上流通的钱还是很少,钱就更值钱……”
“那怎么办?”朱元璋听得也是头疼了,“我又不能下旨他们必须花钱!”
朱标都索性不想了,真得是没想到,一个钱的事情,怎么越想越复杂了呢?
张一凡看了他们一眼,继续回答道:“所以最好是有一个专门的衙门,管着钱的事情,能掌握市面上有多少钱流通,多了就回收,少了就补充,这样就是最理想的。”
说到这里,他提高点语气强调道:“总之,想印多少钱就印多少钱的做法,一定是会出事的!”
“没想到这里面竟然有这么多学问!”朱元璋都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然后问道,“那要怎么样才能掌握市面上的钱是否合适呢?”
“监测物价,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东西价格,隔几天就核实下价格,如果能全国各地都监控就最好了。”张一凡想也不想地说道,“至少对民生关系非常大的那些东西,要这么监控起来,朝廷就能保证这个物价稳定。”
张一凡说着,就想说出银行的调挤作用,贷款啊放贷什么的,结果没想到,朱元璋有些头疼地说道:“情况太复杂了,我得好好想想才行,今天就到这里吧!”
秦王等人一听,顿时犹如学生听到下课铃响,那叫一个欣喜。
就听朱元璋又对张一凡说道:“你观察地确实很仔细,还肯动脑子,竟然从简单的买卖中想到那么多东西。难怪镜静一直相信你比别人强!这样吧……”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似乎是思考了下,然后才说道:“你帮着老四对付倭寇之余,也要做一些学问。我很好奇,你还能做出一些什么样的学问。回头遇到一些事情,我也能找你商量下。”
这个时候,朱元璋还真是知道了,他那大女儿的迷之自信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和这个张一凡聊得多了,确实感觉他那乱七八糟的学问很多,可能也很有用。
张一凡却是听得苦逼了,没想到费尽了口舌之后,朱元璋竟然是给他加活,而不是可以悠哉地种田。
不过被朱元璋当自己家人的感觉也不错,至少很有安全感。
没办法之下,他就只好应下了。
张一凡被点了驸马之后,按照习俗,就不能和朱镜静见面,也就不留他在宫里了。
等李善长那边牵头的有关公主驸马的礼仪定下,就要开始走结婚流程。
当张一凡和其他人离开御花园时,他便先对朱标道:“大哥,我和镜静最终能走在一起,也多亏了大嫂的帮忙。回头我和镜静一起去谢谢她!”
朱标一听这妹夫知道感恩,也是高兴,当即说道:“没事,都是一家人!”
“那我呢?”朱棣一听,就假装不满地问道。
张一凡听了,呲牙一笑道:“四哥,我不是给你大礼包了么?”
朱棣听了一愣,回过神来,便没好气地说道:“对付倭寇?这也算是大礼包?”
朱棣虽然很想带兵打仗,但是他想得是去北方打鞑子,而不是像老鼠一样的倭寇!
其他几个皇子和张一凡其实没什么交情,客套了下之后就赶紧散了。
最后是朱棣和张一凡走向宫外。
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