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他立刻又补充说道:“那些海商冒死都要出海做生意,显然是能赚钱,甚至是赚大钱才会这么做。既然如此,那一边做买卖赚钱,一边刺探他们的消息,一举一动都能被我们掌握,岂不是一举两得?”
如果说,张一凡只是说做海贸赚钱,那朱元璋估计不会同意,直接就拒绝了。
但是,张一凡先提出了一种假设,可能会危及大明江山的长久,那朱元璋就重视了。
事实上,洪武元年派去倭国的使者会被杀,正是因为大明这边不了解倭国的情况所导致的。
朱元璋有过教训,又最重视朱家王朝的稳固,因此,在听了张一凡的话之后,就立刻认真地考虑了起来。
既能赚钱,又能掌握消息,好像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似乎都是好事。
想了一会之后,朱元璋转头看向大儿子,吩咐他道:“一凡的这个提议,似乎是有些道理的,你派人调查下,看是做什么买卖为掩护去刺探消息,能一举两得?”
从他这个话中可以听出来,在朱元璋的眼里,做买卖是其次,关键是刺探到消息。
张一凡心中如此点评着,不由得摇摇头,重八同学,你还是见识少了点啊!
这么想着,他便又开口对朱元璋说道:“倭国如此,对于我们大明周边其他国家,其实也可以这么做,最终就能防范于未然,可保大明江山长长久久!”
听到这话,朱元璋不由得一愣。这个扩大化,又是他没有想到的。
回过神来,他不由得盯着张一凡,心中很想知道,这个张一凡才十六岁,还是柳家村的孤儿,并没有老师教他过,他是怎么想到的?
张一凡被他盯得有点发毛,但是也没想到自己说错了什么。
他正在猜着呢,却听朱元璋开口说道:“如果是针对所有大明周边国家的话,那必须要设立一个专门的衙门来做这个事情才好了!”
说到这里,他自己停顿了下,似乎是考虑一下之后,才继续说道:“这个事情,容我再仔细考虑下再说!”
朱元璋是开国皇帝,领兵打仗的能力非常强。而要想打胜仗的一个前提,就是要知己知彼。
本来的话,这时候的他,是专注于内;但是在倭寇问题上,被张一凡带了之后,他也开始想得更远了。
这个时候,大明朝这边对于周边各国的消息,其实了解都不多。毕竟是农民起义,推翻了前朝没多久,甚至还在和前朝残余继续打仗中。
朱元璋心中有了盘算之后,忽然转头看向朱棣说道:“倭寇的事情,我决定不等了。就按照一凡所说,先交给你处理,给你五年时间,如果你能做好就最好,做不好就回北平去坐镇边疆!”
顿了顿,他又接着细说道:“海上打仗的事情,谁也没有经验,你可以自己琢磨。我会把沿海舟师拨一部分给你,另外也给你查沿海倭寇内奸之权。还需要什么钱粮和人才的,你都可以开口。不过眼下确实比较困难,要多了肯定没有。你先试着去做做看!”
他的这几个儿子,本来都是安排在中都练兵的。既然倭寇这个问题摆出来了,让他儿子去历练一下,他也是不介意的。
一如张一凡所说得,倭寇问题,不只是打败倭寇的问题,还包括了查内奸的问题。而这个事情上,他最为信任的,当然是他自己的儿子。
不知不觉间,历史的车轮又被张一凡给带偏了。
在原本历史上,倭寇问题是埋在沙子里当不存在,朱棣也从来没有打过倭寇。结果在这个位面上,他的第一个任务,是跑去打倭寇了。
张一凡在边上想着这个,心中正在乐呵自己的能量时,却见朱元璋转头看向他,对他说道:“老四是你举荐的,那等你完婚之后,你就跟在老四后面帮他。我希望,你们能把事情做成了,那是给朱家涨脸面的好事!”
“啊?”张一凡一听,顿时傻眼,没想到说着说着,这历史车轮竟然碾自己脸上来了!
于是,他连忙说道:“父皇,我……我没打过仗啊,我就想着以后做做学问更好一些!”
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