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就听张一凡笑着说道:“四哥,你对我这么好,我都记心里了!”
听到这话,朱棣没好气地说道:“谁对你这么好了?我这是为了我大妹!不要自作多情!”
“静静就是我,我就是静静!”张一凡听了,继续厚脸皮。
朱棣显然习惯他的说话方式,无视了他的这种无礼,只是沉着脸训道:“不要嬉皮笑脸的,你想想要怎么做才对得起镜静对你的情义!”
说到这里,他又有些气短地说道:“连字都没认识多少,也不知道你,还有镜静哪来的勇气就觉得能比得过别人!”
听到这话,张一凡想起什么,便不接这个话题,连忙问道:“四哥,那个比试章程的事怎么样了?你可一定要帮忙的,别商议的时候不在啊!”
朱棣听了,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道:“我的身份并不合适时刻参与朝堂之事,但是你放心,你昨天说得那个话,我大哥听进去了,就一定会说的。”
朱标在,则兄弟同心,对此,张一凡倒也没有疑问。既然朱棣这么说了,那估计就不会错的。
朱棣这边,给张一凡留下了一个教书先生和三个侍卫,其中之一就是和张一凡打过交道的朱五。临走之前,朱棣阴沉着脸威胁道:“要是让我知道你没有好好读书,没有为了镜静而尽力的,我就阉了你!”
也就是张一凡昨天为了镜静那么拼命给他留下了好印象,所以他才会这么操心他们两人的事情。但是,他可不想张一凡只是一时冲动而已,回头真正面对李家,然后就开始后悔了!
张一凡听了,没有再笑了,非常认真地说道:“四哥放心,静静一定是我的!”
感受到他的强大自信心,总觉得有点和大妹一样的迷之自信,朱棣不想再说话,便想走了。
张一凡一见,连忙请求道:“四哥,朝堂内外,如果有涉及我和静静的消息,或者什么大事,一定要记得传给我,这样我才能有准备。”
朱棣听到这话,露出一丝头疼的表情,感觉真是欠了大妹的!
不过他也知道,消息当然是很重要的。最终,他微微点头之后不想多呆,一甩马鞭,便冒雨赶回去了。
他留下的教书先生叫郑敬学,是国子监的监生,并不是朱棣的家奴。
国子监这边,在这个时候也不是考的,而是各地举荐的才子,以及一些官员或者各地头人的子弟。
朱棣是认为,短时间内教导张一凡读书识字,要想教好,那必然是要有本事的才行。而如今大明朝有学问的人,要么被举荐当官去了,要么就是散落民间,他能找的,就是国子监这里的了。
为此,他出了重金,在国子监找了这个监生来教张一凡。
这个监生,看着也是年轻,大概二十岁出头而已。从衣裳上能看出,家境并不富裕。此时,就见他立刻进入了状态,直接询问张一凡道:“你且先说学了什么,莪再思量该如何教!”
张一凡听了,想了下回答道:“你就当我什么都不懂,直接教吧!”
他没把握这个时候的文字中,哪些是繁体字,哪些是和后世一样的字,因此,不如从头开始认一下。
想要短时间内掌握这些基础的文字,张一凡其实是有些把握的。
不管怎么说,他其实都是有基础的。另外还有一点,他发现自己魂穿之后灵魂融合,或许是灵魂力更多的缘故?随着时间越久他发现自己的记性越发地好了。
虽然还没有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但是,估计也差不了太多了。
郑敬学拿钱办事,倒也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只是一想便说道:“那就从千字文开始吧!”
《千字文》是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语句平铺直白,易诵易记,一直是启蒙用的书籍之一。
张一凡听了,也是认可,便立刻引着他来到二楼的书房。
所谓的书房,其实就是一个空房间。张一凡临时从村里各家各户挑了一些座椅摆在这里,拼凑而成。
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