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见朱元璋敏捷地翻身下马,双脚踩到水泥路上,感受到实地之后,甚至还用力跺了跺脚,然后再查看跺脚的地方。
这种从未见过的水泥路,让他非常地惊讶。回过头来,他便想去水泥房看看情况。
站在村头第一家,朱元璋当即吩咐道:“把此间主人叫来,说朕要看看他的房子!”
边上侍卫听了,立刻答应一声,就准备去跪地那边的人群中叫人。
“不用了,这房子就是我的。”张一凡在边上听到,当即站出来说道。
朱元璋一听,稍微有点意外,不过没有对此说什么,只是背着手,踱步走了进去。
在他进去之前,已经有近卫先行进去戒严了。
朱元璋当然不管这些,进了门,是个院子,地上大部分都是水泥铺就,进入房子,摸摸墙壁,四处转转,甚至还去了楼上,到了阳台,眺望下附近的景色。
整个过程中,他一句话都没说。
至于其他文官武将,也皆是没有说话。只是如同朱元璋一般,在打量着眼前的新鲜事物。
不得不说,除了这个水泥房让人稀罕之外,其他算是家徒四壁了,真穷!
一直到朱元璋参观完了张一凡的家,再沿着水泥路一路走下去。这其中,也随即参观了另外几户人家,等到走完柳家村的主干道,看到所有的房子皆是一样布局后,他才看向张一凡确认道:“用水泥修建这个村子,花了多少时间,用了多少钱?”
“回陛下,我们村老少齐上阵,又雇了周边村子的壮年劳力帮忙,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翻修。全部费用大概在三百贯左右。”张一凡马上回答道,“因为要赶在雨季之前完成,花费就贵了一些。而且这水泥房和水泥路都有不足之处,当下也只能将就而已,等过了雨季,有时间了再修修。”
花在水泥方面的费用就达两百贯左右,其余一百贯上下则是雇工、食物以及原料方面的支出。
燕王朱棣在边上听到,给他补充道:“父皇,儿臣见过翻修前的村子,都是茅草房!”
其实,元末明初的大部分汉人聚集的村子,偏僻一点的,都是以茅草房为多。
对于这种情况,朱元璋心中有数。也是如此,他看到这两层水泥楼才会多一分震惊。
朱元璋听了,在心中合计着,一百多户人家,大约是一户人家出三贯,大约干个一年的收入,省吃俭用之下就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和环境,真得是可以啊!
他在想着时,张一凡已经主动说道:“陛下,可移步去河边一看,那边有一段河道是用水泥修了的。”
听到这话,朱元璋立刻想起张一凡说这个水泥用在兴修水利方面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大明朝在这个时候,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朱元璋下旨在全国范围内开荒种田,兴修水利等措施,如果水泥真得好用,那就正好用上。
于是,他当即一挥手,就带着文武官员前往河边。
就在水泥作坊的外围,那些水力设施所在的河道部分,就是用水泥加固的。
朱元璋带着人过来,不用说,立刻就看到了水泥修筑的河道,和那些没有水泥修筑的河道对比。至于结果如何,自然不言而喻了。
胡惟庸一直跟在朱元璋的身后,看着朱元璋的表情,他就知道朱元璋很满意,但是,他不满意啊!
如果这个水泥被朱元璋定为国宝的话,他多没面子,被打的脸,过去这么久了,只要一想起来,就还隐隐作痛呢!
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水泥真得是闻所未闻,对于朝廷来说,绝对是个非常有用的东西。包括修筑边疆长城以及城池等等,都能用到。
那怎么办?就不做点什么?
眼珠子一转之下,胡惟庸便立刻抢先一步,在朱元璋定性之前,就奏道:“陛下,微臣以为这个水泥的价格也是关键,不能光听这水泥多少钱,总要眼见为实,估算出真正成本才行!”
明初:翻云覆雨成新学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