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说,都会留下把柄。
好像是看出来了赵文的担忧,崇祯帝又特地补充道:
“无需多虑,不管说什么,朕都恕你无罪。”
崇祯帝的话就如同一颗定心丸一般,让赵文心里面能安心一些。
“臣以为,击破辽东建奴易如反掌!”
好狂妄的小子!
崇祯帝微微皱眉,有些不悦,就连身边的不懂军事的亲随太监王承恩也觉得这小子不太靠谱。
果真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么。
上方的几人还在暗自思考的时候,赵文又继续补充,
赵文接下来的话才是重点。
“若要解决辽东顽症,还需从朝堂入手。”
“你继续说,王承恩都记下来。”
王承恩默默拿出纸笔,要把赵文的话给记下来。
“遵命,自辽东战事以来,我军几乎胜少败多,深究原因,实是出自朝堂之上。”
“辽东主帅频繁更换,新任总督尚不能熟悉各部,凝聚战斗力,建奴便会打过来,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自然组织混乱,会打败仗也不奇怪。”
“而工部下辖兵仗局,军器局所产兵甲火器质量越发不堪。”
“有的大炮还没炸到清军,就先自己爆炸,炸死了自己的火炮手,长此以往,自然让人不敢操刀火炮这样的利器。”
“兵甲本来就是国家利器,但是上了战场之后,清军的弓弩火炮便能破甲,视兵甲于无物。”
“萨尔浒之战后,我大明军便一蹶不振,很难再挑一支能征善战的大军实行远征,让满清有了发展时间,能够培养士卒,打造兵器。”
“而京营却疏于训练,军中不像军中,倒像是一个闹市。”
说到这里,赵文想起了自己在京营军中的所见所闻。
真是一个乌烟瘴气。
“况且,恐怕朝堂之上是有人不希望辽东战事结束这么快的。
目前辽东战事耗资颇大,辽饷更是年年加派,朝堂之上也不是个个都如同海忠介一般清廉。”
“上下其手,能够真正发到辽东士卒手里的十不存一,就这样,还是占用了陕军的粮饷。”
“若是长期这样,恐怕只能养出一群硕鼠,对辽东战事毫无帮助。”
赵文的分析算是比较全面的,他关于要解决辽东,就必须先搞定朝堂的思路简直是为崇祯帝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不仅仅是辽东战事,很多难办的事都可以套用这一套理论。
想到这里,崇祯帝也是恨得牙痒痒。
“朕在这里缩衣节食,倒是喂肥了一群贪官污吏!”
“那依照赵爱卿想法,应该如何解决呢?”
抗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