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孙传庭的军事跟政治天赋不仅要高,还是个革新派,最有可能跟崇祯混。
此人在异界明史中,曾主动请缨任陕西巡抚,负责剿灭流民军。他曾在榆林招募兵士,建立秦军,当时的洪承略战败李自成,卢象升调任宣大总督后,民军首领闯王高迎祥自湖广复出,来到陕西,欲自汉中攻西A,后被孙传庭打败,押送京城处死。
孙传庭在担任巡抚期间,更是打击士绅、豪强、商人,让陕西一带吏治清明了不少。
这是一个有魄力的革新能臣,可为大明所用。
除了文臣,崇祯还召集了不少武将。
比如在京营正在崭露头角的黄得功统领,这是他的心腹,最后死亡也没有投降。
除了京城的武将,还有从边军调过来的吴襄跟祖大寿两个总兵。
这两人是之前崇祯就召集过来的,他本来想要对两人委以重任,想要对辽东将门分化治之。
崇祯看到两人未来的选择,情绪是极为复杂。吴襄的儿子吴三桂是罪魁祸首,祖大寿屡次复判,倒也没有辜负大明。
若是不看历史,他对两人报以厚望!
看过历史后,崇祯杀意沸腾,若不是宋东风的私信内容时刻在他心中盘旋,他或许早就大杀特杀了。
“时代造就英雄,大明需要公平且清朗的吏治,若吏治不清,则政令不通。若政令不通,国将不国。”
崇祯想着宋东风的私信,虽然对这句话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但他感觉这是对的。
崇祯牢记宋东风的提点,不贸然动刀!就算是未来动刀,他也准备彻底掌握军权后再动手。
除了两个辽东边军,崇祯还调回来了曹文昭、曹变蛟几个武将,还有毛文龙的儿子毛承斗,问询辽东皮岛一事。
崇祯年少,对毛文龙态度非常复杂。
毛文龙在辽东的皮岛不借助大明钱粮,硬生生拉出一支敢打敢拼的队伍,崇祯非常崇拜。
但文臣中多有人说他养寇自重,尾大不掉。
看过明史后,崇祯心态更为复杂。
明史记载毛文龙嚣张跋扈,袁崇焕为夺取辽东兵权,擅自杀了毛文龙,导致东江镇一脉饱受欺压。
乃至到后来调到山东的耿忠明等将领因为一只鸡而背叛大明。甚至曾经的毛文龙下属均成为灭明的主力军,到清朝建立后,个个封了王爷。
未来的三藩之乱,他们更是差点将建奴撵回老家。
而袁崇焕虽然有宁远大捷,但为了夺权,擅杀大将,并且后代还加入满清,屡立奇功。
而毛文龙的孩子却没有加入清军阵列。
历史是复杂的,人性复杂,小小一页纸是记载不了那么多人的。
崇祯观看明史几天,看到了无数杰出人物,收服弯弯的郑成功。江阴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越是观看明史,崇祯的感触越深。
“大明从来不缺忠臣,只是缺少一双发现忠臣的眼睛,缺少公平的吏治环境!”
这天,崇祯正在观看宋东风收集的明朝问题总结,王承恩忽然来报。
“皇爷,您之前让召集的文臣武将均已抵达京城,是否安排召见?”
给万界皇帝亿点震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