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招相抵,“轰”在空中炸开来,苏汉青心知这招被对方如此化解,虽说打了个平手,但自己使的这招‘逐浪奔涛’损耗的内力可比‘长虹贯日’要多得多,只此一招就已经落入下风,但仍是要比下去。
苏汉青轻喝一声,瞬步冲上,使一套“点水剑法”,配合着“迷路蜻蜓身法”,一招一招地逼近莫行舟,莫行舟听闻过这套组合招,是江南一带有位外号叫“过江燕”之人所用的,没想到就是苏汉青本人。
苏汉青这套连招意在攻击莫行舟的穴脉,所谓点水,便是用剑尖射出内劲攻击人的关键穴位,从而不伤人半点性命便能将之制服。配合这“迷路蜻蜓步”,从而使敌人不知来意,迷路蜻蜓,却不是无头苍蝇那般乱撞乱攻,而是虚晃敌人,使之难以摸寻自己所意何在。
沈凝湘看过几次这套身剑,当然苏汉青便是用这招击败了自己,因此获得了紫云青风双剑之一。
莫行舟心中也是大赞其身法剑法,但久守不攻势必要落入下风,于是他转而使出一招攻守兼备的“围魏救赵”,只见苏汉青每剑一出,而莫行舟则放弃防守,改而攻之,点他不重要的穴位时只用“醉仙步”回避,快点到重要穴位之时,就猛而攻之对方更重要的地方。莫行舟并非不会用剑点穴,而是自己所使的剑不似青风剑一般如此容易激发内劲,因此损耗太大,得不偿失。
苏汉青被这招“围魏救赵”逼得攻亦难守亦难,一时之间两人僵持不下。一百五十招过后,苏汉青内力有所下降,于是换了思路,改用自家绝学——“燕回剑”。
只见苏汉青一改之前乱步迷踪,反而现在身法剑法都轻灵扎实了下来,十剑之中,夹着九剑试探,一剑实攻。
莫行舟不知其意,但他经验老道,深知不能予对方如此试探,便很快就知道那“燕回剑”十之有九是在迷惑,只有一剑是在隐而待发,等试探九剑找到破绽,那潜伏一剑便会猛的出击。
莫行舟自信于自身剑法没有破绽,因此在试招之时,反而记下来了这“燕回剑”之精要。
秦萧元微微摇头,一眼就看出了苏汉青已经落入下风,正被莫行舟所制,但此时莫行舟却不赶着击破苏汉青的剑招,不知意欲何为。
沈凝湘亦担心不以,希望苏汉青能快些赢下。
苏汉青只盼对方快些露出破绽,却没想到自己的破绽已经百出不止,只见他忽然使出一招看破之法,一转之间昂首仰身向后刺出一招“雨燕回巢”,同兵家的回马枪有异曲同工之妙。
莫行舟早知他蓄意此招已久,剑尖一挑抵开青风剑,见时候已到,便破开剑势,凝神聚气,只见他左手虚引,右剑迸射而出。是谓寒芒先到,尔后如龙,一剑突进,苏汉青只觉一点锋光遮住了视野,但又只觉此剑不难抵挡,正想挡剑之时,惧意突生,好似被定了身一般。
霎时间一剑穿过,犹如死神在耳边吹了口气,顿时汗毛抖颤,如芒在背。
只见莫行舟已在身后,收剑入鞘,轻呼出一口气,此时他的消耗亦不少,这剑名为“一剑无绝”,将毕生所会之剑意融入招数之中,仅一招,便是无垠的惧意,使敌人体会到什么叫一剑之下,绝无生还之境。但莫行舟仍未将此招练至大成,因此“一剑无绝”,倒是成了绝境未至,仍有九死一生之路。
半响过后,苏汉青从胆颤之中惊醒,居然就地盘坐,运起功来。
沈凝湘花容失色,连忙跑去查看,却被莫行舟伸手制止。
秦萧元深知此剑厉害无比,以为他受了重伤,也忙想过去查看,莫行舟一把拉住了他。
“你这是……”
莫行舟微微一笑,示意他仔细再看。秦萧元凝神望去,只见苏汉青浑身真气四溢外放,又忽然收入体内,正逐渐变得浓厚稳固。
莫行舟淡淡说道:“他在我那一剑之中领会到了剑意。”
秦萧元和沈凝湘又惊又喜,原是苏汉青正因那招“一剑无绝”而领悟到了新的境界,这才放下心来。
独行月下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