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亡只怕不少。”八旗军控制着汉阳门外的船队,就连那些八旗家卷也都集中在汉阳门那边儿。达素肯定是不会让南昌驻防八旗去干敢死队的活计的,倒霉的自然只会是他胡茂祯的部下。可是达素有令,他也深知明军的掘进可能用不了几天就会到城下了,他们现在不尽快把洞口堵了,这城怕是也守不了几天了。
“那就等晚上动手吧。”
白天明军在城外“站岗”,他们但凡是有点儿异动那些明军肯定会立刻扑将上来。到时候,目的肯定达不到不说,还要付出大量的伤亡,那就得不偿失了。而到了晚上,虽然明军仍旧安营扎寨,可那几处营寨终究是与土山有一定距离的,在暗夜之下,对他们固然不利,可对明军也未必好到哪去,这偷袭总好过硬冲明军的战阵吧。
胡茂祯如是想着,达素那边儿倒也没有让他独自承担这些伤亡。当然,八旗军自然是不会做敢死队的,但是从城内的其他各部绿营兵里抽调些骑兵还是可以的。反正他们也没打算让那些骑兵从城北、城东出去撞数倍于己的明军战阵。
按部就班的准备着,直至夜深人静,各部也纷纷集结于城门后,只等着达素的军令下达。抬头看去,似是熬了两个夜班,月也有些倦了,干脆拉上了云朵,来了个闷头大睡。没有月光,此间便显得分外昏暗,几近于伸手不见五指。
这对于清军而言是个好消息,可以让他们更好的隐遁行迹。于是,达素便直接下令,未免明军发觉,对于更远的保安门和望山门那两处,也未曾采取号炮、响箭之类的传讯方式,而是直接派了传令兵策马赶到那两座城门向突袭部队传令。
先是保安门,而后是望山门,城门缓缓打开,马衔嚼、人含枚,悄无声息的向东行去。达素和胡茂祯还在焦急的等待着城墙上的观察哨的报告,他们需要确定了从那两座更远一些的城门出发的偷袭部队进入指定位置才能让近在迟尺的文昌门开门突袭,这样才有机会达到想要的效果。
奈何,天色过于昏暗,城头根本看不到城下的动静,出城的偷袭部队也同样看不清楚城上的那些火把中到底哪一根才是传令用的,亦不晓得他们的方位在何处。唯独值得庆幸的是,他们之前制定计划时就注意到了一点,那就是明军的营寨和土山小寨那里的火把和篝火是彻夜不熄的,他们亦可以沿着护城河行进。待保安门的夜袭部队在一处隐约能够看到火光的所在与望山门的夜袭部队实现了汇合,稍作休整,他们便派出了斥候向那个方向而去。
那些斥候要么伏在地上,如蛇般爬行,要么半蹲在地,尽量压低了身子,缓缓行进。夜色如墨,仍不见半点儿光亮,这无疑是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隐遁潜行。直到良久之后,最前面的斥候已经可以清楚地看到了一根梅花桩,梅花桩上还绑着根绳索,并与地面平行着笔直的向两侧延伸而去。
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拆除掉这些梅花桩和绊马索,为后面的骑兵开路,同时还要解决掉明军的夜不收,所以一切的行动都不可闹出太大动静。
一个人太慢了,所以两个斥候为一组,发现了梅花桩和绊马索便由前面的斥候用剪刀剪断绊马索,继而由后面的斥候将梅花桩拆掉。这项工作还要持续很久,但时间也还充裕。斥候们并不着急,也不能着急,因为他们很清楚,一旦被明军发现,夜袭就得被迫变成强攻,胜算方面就要大幅度下降了。
很快的,最外围的两圈梅花桩和绊马索便被他们轻易的拆除了。距离明军的小寨还有一定距离,但照着现在的速度,下半夜时应该也足够为后面的夜袭部队打开通路。
最早发现第一根梅花桩和绊马索的斥候凭着先发优势,很快就发现了第三圈的梅花桩。接下来,只见他熟练的剪断绊马索,但却没有急于将其丢掉,而是缓缓放下——在第二圈的时候,他发现有的绊马索上是系了铃铛的,明军的这等布置着实让他胆战心惊了一番。没办法,今夜多云、今夜亦是无风,但凡让铃铛闹出些动静出来,明军潜藏在暗处的夜不收肯定立刻就能发现他们的所在。
帝国再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