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这个道理的人,才是懂棋的人,所以,每当高手过招,懂棋的你,刚到场观看,不会在残局的时候,问“谁会赢啊?”要问,也只是问“目前谁的优势大?”这就是“欲知目下兴衰兆”。下棋的专心致志没空搭理你,另外,往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能回答目前局势的,是比你早到的旁观“冷眼人”。
此诗以下棋来做比喻,“一局输赢料不真”,是要让读者明白,红楼梦里逆转反复的地方很多,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地方很多,出乎意料不合情理的地方也不少,不能随意下结论。人生也是这样,正如我们一集讨论的好了歌解注,起起落落,变化莫测。
文本里写的封建地主官僚大家族的兴衰也是这样,某派政治势力或某个政治集团在内部斗争中的成败不能过早下结论。军功起家走向兴旺的贾府,历经百年,是“香销茶尽”的时候,处于衰败之中。突然因贾元春封妃有了“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好景不长,转眼间又“自杀自灭起来”,最终“家亡人散各奔腾”。
刚出场的时候,贾雨村一身一口,穷困潦倒,很快就科举高中,当了大老爷,娶妻纳妾,重整家业。旋即被罢官免职,做了家庭教师,进而结交权贵,复职升官。想更进一步时,又“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雨村、冷子兴两个聪明人对话,也只能讨论“目下兴衰兆”,就像文本里写的“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如今主仆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来了”。“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就是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甄士隐五十两白银两套冬衣,贾雨村还回多少?
文本: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
甲戌侧批:雨村已是下流人物,看此,今之如雨村者亦未有矣。
当年贾雨村进京赶考,甄士隐送了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如今贾雨村送回“两封银子、四匹锦缎”,那么一封银子是多少两呢?很复杂,在实际语用和其它中,“一封银子”所指数额并不相同。
我们举几个例子,晚清谴责负曝闲谈里有说一封银子打开,数了数,整整的一百两。
乾隆年间的一部长篇野叟曝言第一卷有描写:“在怀内摸出一封银子道:这是六十两纹银,送与相公盘缠的。”野叟曝言里还有一封银子是一百两或者是十两的描写。
绣像金瓶梅词话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儿女英雄传再生缘中有很多描写,一封银子都是五十两。另外,绣像金瓶梅词话中有一封银子是三十两的描写,儒林外史中有一封银子是十两或者是一两的描写。
短篇白话集照世杯中,一封银子是八两。是雍正初年的长篇姑妄言中,一封银子是五两。在初刻拍案惊奇中,一封银子是三两。
可见,“一封银子”就是“一包银子”,用纸或布把银子包裹起来,方便携带。这个“包”可大可小,重量并不固定,完全由“打包的人”根据需要而临时决定。一封银子是多少两,需要根据下文的背景来推算。
贾雨村送回的还有“四匹锦缎”,布匹有定量,我们就从这儿入手,用布匹推算贾雨村送回多少银子。
清代绸缎类的布匹有五丈,三丈和一丈七,共三种长度规格。一般情况下,一丈七的可以做一套成人的服装,三丈的可以做两套成人的服装,五丈的可以做三套半成人的服装。对于冬衣来说有里外两层,所用的布料是春夏服装的两倍,那么三丈长的布匹只能做一套冬衣。
有物质条件的人在偿还东西时,喜欢用双倍数量,是加倍偿还的意思,同时也显示了报答人的诚意和阔气。甄士隐当年送给贾雨村“五十两银子和两套冬衣”,所以要归还四套冬衣,就是四匹锦缎。那两封银子就应该是一百两,每封五十两。
批书人说,像贾雨村这么下流恶心的报恩者,还真没见过,因为贾雨村报恩是假,想讨要娇杏是真。
红楼,琏二爷也太卑鄙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