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敬清风一壶酒,清风邀我共登仙
尽揽星辰云与月,却惊此处尚人间。
昔年,无妄台第五任掌门了封大师行至汴京,站在沐浴于夕阳余辉中的虹桥之上,即兴写下了这首被无妄台后人们当作至宝供奉于明镜阁中的七绝名唱疑登仙,以来赞美汴京城之魅力的举世无双。自那汴京一行后,了封大师便临时决定折返无妄台,从此再未轻易下山。
至于其中原因嘛,据了封大师自己所说,此生得识汴京,便已无需再顾他处。
汴京城的繁华之所以能冠绝天下,除了有丰富的文化、娱乐、商业等资源镶其于内外,更离不开那巍峨高耸的三重城垣围护于外。此三重城垣,皇城居中,外为内城,再外为外城。外城为商业区和居民区内城坐落在外城的中央,亦为商业与居民区。内城与外城之间有一段缓冲地带,以保障居于内城之中的皇城的安全而皇城,则处于内城的中央稍偏西北,这里不仅仅是整个汴京城的中枢所在,更是整个大宋的中枢所在。
对那些生活在天子脚下的大宋子民们来说,这三重城垣就已经相当于他们的天、他们的保护神了。除了天圣初年的拓跋雄之乱,其他绝大部分时间里,汴京一直都是“太平”的代名词。
可从今日开始,这座太平之城,将注定不再太平了。
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白,一支远道而来、押运着十几大车鼓鼓囊囊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神秘商队,悄悄蛰伏进了这座太平之城外的一处叫做“云关镇”的小村子里。对这支仿佛凭空出现、却又并没有打算将货物拿出来交易的神秘商队,云关镇的百姓们肚子里塞满了疑惑这些人从何处而来?押运的又都是些什么宝贝玩意儿?
很快,当地的官差就闻讯赶来了。就在他们准备例行检查的时候,商队中一个看上去像是头颈的异域大汉就连忙出来拦住了他们,并主动亮出了自己的身份:他,包括商队中的所有人,都来自辽国。
官差们你看我我看你,都觉得有些奇怪。你来自辽国又怎样?你就是来自爪哇国,那该检查还得检查啊。别忘了,这里可是咱们大宋的地盘!
但很快,那异域汉子又拿出了另一个足以让这些官差们望而却步的东西来:白羽敕令。
什么是白羽敕令呢?这还得从头说起。在真宗年间,宋、辽双方于澶州签订和约即澶渊之盟,互相结为兄弟之国。自此之后,两家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再也没有出现什么大规模的战事。那既然成了兄弟,在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大宋自然就得拉兄弟一把了。但这对外贸易,总得要有个规章法制吧?不可能你自己扛着东西就私下跑去和别人交易。所以,在贸易的过程中,双方都需要相应的文书或者朝廷所颁布的敕令来支持交易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而在这众多的文书和敕令之中,当属白羽敕令最为特殊、品级最高了。因为普通的文书或敕令,只是代表着辽国普通的商旅而白羽敕令,却是代表着辽国天家。换句比较通俗的话来讲,就是专门替辽国皇室赚钱的。
这下官差们就有些抓瞎了。这要是普通的商队也就罢了,偏偏却是辽国皇室的商队!这他们如何能查?如何敢查?无奈之下,官差们只得唯唯诺诺的离开了。毕竟是自己惹不起的势力,毕竟相比原则,还是饭碗更加重要。
反正能拿到白羽敕令的,必是已经提前和朝廷打过招呼的人。想来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吧?
这些官差们绝不会想到,正是因为他们今日的畏惧之心,无数条鲜活的性命,即将灰飞烟灭。
汴京宣化门城墙底的某处清冷角落里,一个头戴斗笠、衣着低调的年轻女子正倚靠在城墙边上,一边小心翼翼的向嘈杂的大街上不住张望着,一边还得留心不被巡城的军士和过往的江湖中人给注意到。就在她全神贯注的盯着大街方向时,一只大手掌突然从她身后的阴影中悄无声息的探了出来、猛地拍在了她的肩头上!
“妈呀!!”这突如其来的一下,顿时把她吓得花容失色、嗷的一嗓子蹦开了丈远。
一剑独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