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升帐议事,李鹤仁没敢抢先冒头在李德明面前提及出兵甘州的事情。望着李元昊那莫名自信的笑容,李鹤仁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所以,他打算以不变应万变。先看看李元昊耍什么花招,然后他再见招拆招。这是他眼下能想到的、最为稳健的办法了。
但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再度超出了他的预料。李元昊上来根本没有提什么出兵甘州、找回鹘人讨个说法之类的,而是直接对李德明劝道:此次出来的时间已经够久了,是时候该班师回兴州了。
这一提议立刻得到了绝大部分文武的支持和响应。本来大家还以为是要对回鹘人开战的,却不想拖到现在连半点风声都没有主要是李元昊不想把军功给李鹤仁。既然不打,那还蹲在这儿做什么?趁早收拾东西回家吧。更何况,宿威城只是一个小城,娱乐场所严重匮乏,哪里比得上兴州老家逍遥自在?他们在这儿早就呆腻了。现在有李元昊带头请命,他们自然是求之不得、纷纷附和。
还没等李鹤仁从巨大的震惊中反应过来,李德明就已经拍板同意了。紧接着,李元昊便当场派人将此王令传遍三军,准备即日班师回都。前后衔接严丝合缝,根本不给李鹤仁留有丝毫插话的时机。
这也就是野利仁荣给李元昊想出的弥补方案了。其实说穿了,这就是李鹤仁与李元昊之间一个争夺主动权的“战争”。如果让李鹤仁先掌握了主动权,那他就能用自己的亲身遭遇劝说李德明对回鹘开战,然后再在众将士的一致拥护下,顺理成章的成为三军统帅。而李元昊要做的,就是将这个主动权从李鹤仁的手中给夺回来。
先放回赫连乌,然后再让他替李元昊带话,最终达到让李鹤仁不敢轻举妄动的目的。野利仁荣深知,想要让李鹤仁那个老狐狸上套,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自己搞乱自己的思维。聪明人从来是多疑的,但同样也是很自负的。他们会在潜意识里坚信自己的判断,哪怕这个判断在别人看来是错的,他们也绝不会轻易放弃。
原因很简单,他们自认为很聪明。
此外,为了防止李鹤仁强行插嘴或者鼓动党羽帮自己说话之类的意外发生,李元昊特地去和他老爹、也就是大夏王李德明提前通了气,大意是军中将士们心中思归,希望早点回家等等等等。所以李德明今天才会这么干脆的准了李元昊等人所请。这样一来,就等同于直接从源头堵死了李鹤仁和他党羽们的所有希望。
大王都拍板了,你还敢再说其他的吗?找死?
李元昊和李鹤仁的第二场交锋就此草草落幕。李鹤仁为了这次升帐准备的所有杀招,最终全部打在了空气上,要多憋屈有多憋屈。现在就算他再想和李元昊斗,那也得等回到兴州了。老谋深算的李鹤仁,终于在那个他一直瞧不上眼的李元昊手中栽了一个跟头。
而李元昊,无疑是这一战中最潇洒的赢家。除了野利荣虎等亲卫外,他一点损失也没有。全程都是东煌宫、回鹘人在和李鹤仁拼命,他要做的只是指挥和善后罢了。虽然党项对回鹘的战争因此而推后了,但只要这个军功不落在李鹤仁手上,那李元昊就算成功了。
五万党项军很快就离开了宿威城,这不仅让回鹘人大松了口气,也让东煌宫众人欢欣不已。在这场较量还没开始前,东煌宫就已经有许多人做好了杀身成仁的准备。毕竟他们所面对的,可不是什么江湖势力,而是老奸巨猾的李鹤仁、以及党项正规军啊!可结果呢?不仅李鹤仁被他们狠狠揍了一顿,而且揍完后还什么事也没有,这怎能不叫他们兴奋?
兴奋之余,所有人又将热切、尊崇的目光投向了他们的宫主盛独峰。这位年轻的宫主,用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曾许下的并肩作战的诺言。现在,没有任何人敢对这位宫主再抱有丝毫怀疑。盛独峰在他们的心中,俨然已经成为了真正的领导者。
……
时间一晃来到了四月份,在这几个月里,西北大地出奇的安静。李元昊在忙着和李鹤仁争权回鹘人在忙着和宋廷搞好关系而东煌宫,却在忙着结交、吞并周边的大小势力,用以发展自身。
一剑独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