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嘿嘿,让狄兄见笑了,”盛独峰面色大窘,急忙讪笑着扯开了话题,“对了狄兄,你出去了那么久,到底是干什么去了啊?感觉你神神秘秘的。”
“你想知道?”狄青挑了挑剑眉,“打探官家差事,你是何居心啊?莫非……你真是辽人奸细?”
“额……怎么可能!我就随便问问。不方便就算了吧,反正我也不是太想知道。”这么一大顶帽子扣下来,盛独峰立刻吓得连连摆手,不敢再细问。
“我逗你玩儿呢!看你吓得那样子,”狄青盯着盛独峰看了许久,直盯得他全身发毛。突然,狄青嗤笑一声,“辽人奸细要都像你这样,那咱们大宋早就高歌北进了。我做的虽然是公事,但却也不是什么大事,告诉你也无妨。你可知道,甘州地界有个人称锦面虎的应非枭吗?”
“应非枭?那是谁?”盛独峰奇怪的问道。
“……是了,你并非本地人,自然是不知情的,”狄青歉意的笑了笑,“应非枭,原籍不详,没有向官府报备过,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大宋子民。早年间,他是专门做商旅护卫的,和妻儿老小就定居在甘州附近,会说回鹘话,也会说汉话,是个本分守几的人。早年间,因为大宋想要联合回鹘、吐蕃牵制党项人,朝廷便命逢渠将军带了一些军队进驻甘州附近。一来以示和回鹘同仇敌忾之情二来,也是为了威慑党项人,令其不敢轻动。咱们白天遇到的那些败类,就是那逢渠的手下。”
“但这个逢渠……唉,说实话,朝廷在选将上,有时候的确欠些考虑,”说到这儿,狄青突然重重的叹了口气,“白天那文定六的话你也听到了吧?上梁不正下梁歪啊!为将者不是什么好东西,怎能带出好兵来?更何况,这里不是宋土,所以那些败类们更是气焰嚣张,回人、宋人全都受过他们的欺负。而回鹘可汗又因为要依仗我大宋,不敢随意问罪。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倒霉的,还是那些无辜百姓啊!”
“那应非枭,是不是因为这些败类……”说到这儿,盛独峰已经能猜到个大概了。
“不错,陈渠为了升官,曾纵容自己的手下扮作响马,暗中屠灭了四五个偏远村庄。用当地百姓的首级去向朝廷请赏。而应非枭的家眷,也就是在那时,被屠杀殆尽的。”
“应非枭本人当时并没有在家,等他回家后,才发现邻里乡亲、妻儿老小早已被杀绝。一连转了几个村子,发现都是如此。那时,侥幸苟活下来的几户人家才告诉他,这些……到底是何人所为。”
“应非枭愤怒不已,召集了残余的民户们,准备去甘州府状告那些兵匪。可……唉,原本证据确凿的案子,却被一拖再拖,最终竟被拖成了悬案!不了了之。”
“那些兵匪真不是个东西!”盛独峰愤愤不平道,“那可是好几个村子的人命啊,回鹘当真就不敢管?”
“如何敢管?”狄青苦笑一声,“兄弟啊,这里是边陲,不是中原。每年死的人多了去了,几个村庄,你觉得挺多,但层层上报后,在朝中那些大人们眼中,根本算不得什么事。每每想起,我都忍不住感念,要是曹公还在西北坐镇,何以至此啊。”
“后来,应非枭便带着侥幸活下来的乡亲们上山造反了,公然与大宋、回鹘为敌。短短半年的时间,便已召集了数千喽啰。眼看事情闹大了,朝廷才准备出手处理这件事。”
“就该如此!”盛独峰猛地一拍大腿,朗声道,“当今天子虽然年幼,但毕竟不是昏庸之主!只要把这件事原原本本的给查清楚了,然后再严惩恶犯,还那些百姓们一个公道,应非枭等人肯定会主动下山请降的!”
“你想错了,”等盛独峰说完,狄青才慢慢的给了他当头一棒,“朝廷下的旨意不是为他们沉冤昭雪,而是出兵平叛。”
“出……出兵平叛?”盛独峰愣住了,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睛,“这……这叫什么理?本来错的就是那些兵匪们,这些百姓本都是善良之辈,不得已才被逼反的!现在朝廷不帮他们沉冤昭雪,怎么还要消灭他们呢?”
一剑独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