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平笑了笑,接着说道:“如果,我是说万一超过一万件的话,贵厂是否可以垫付一些成本?”
“这个嘛……”
方达海有些诧异的看了杨平一眼,最开始的轻视,迅速改变,因为杨平说的,正是纸箱厂的弊端之一,很多需要纸箱的客户都会提这样的要求,结果导致不少欠账追不回来,否则纸箱厂的效益其实还是不错的。
李杰有些着急的看了方达海一眼,意思是:“答应啊,最少能收一部分定金解决燃眉之急吧?听说工人们正在酝酿去工业局请愿呢。”
“垫付成本,原则上是不允许的,我们可是国营,不好操作,不过,若有个短期期限限制,我看可以谈。”
“半个月,不,最多十天,另外,你们积压的纸箱,可以改造,这样生产时间和成本会降低很多。”
“没问题。”方达海冲着杨平伸出了手。
杨平起身,二人手一握,算是达成了一致,很快一个草拟合同算是签订了。
“这样吧,这几个纸箱样品,我做主不收费了。”放达海为了改善一下最初见杨平时的印象,大手一挥。
杨平拿出五块钱坚持要付款,结果李杰说了:“杨兄弟,看不起人是吧?”
“那就多谢方厂长,多谢李科长了。”
接下来就是看货了,杨平也顺便参观了一下生产车间,其实没啥看的,因为现在的企业大都是人工,还没有实现全机械化,杨平之所以看,主要目的是知道这厂到底有多少存纸。
这也是接下来,纸箱厂能不能垫付生产的关键因素。
好在纸箱厂现在还属于计划经济序列,货卖不卖得掉,不影响生产原料的进入。
随着参观深入,方达海越来越感觉杨平不一般,先不说其年龄,单说其表现出来的那种淡定从容,以及说话条理性,就不是一般高中生能做到的。
“估计,这小伙身后有高人吧?”这是李杰和方达海一致的猜测。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杨平拎起早已打包好的纸箱就往外走,方达海示意李杰相送,到了大门口,看门大爷的嘴巴里好像塞了个鸡蛋,他弄不明白,一个小孩,竟然真的是来卖货的,刚才他都准备好棍子了。
“大爷,下午我还过来啊,到时候给给您弄根好烟抽抽。”
杨平离开了纸箱厂才感觉后背起了一层汗,虽然是穿越人,但这种空手套的事情,他还是破天荒第一次,不出冷汗,那就奇怪了。
重返复苏年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