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和闻言大喜过望,说道:“李道长言重了,我看他脚步扎实,形神俱足,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想必这位……”话说到这儿,董和才想起自己还未问过李无为的名姓。
李无为原本只是站在一旁,听着老道与董和的交谈,此时见董和神情窘迫,上前一步说道:“我姓李,名无为。董大哥若是不嫌弃,你我兄弟相称便好。”
董和赶忙说道:“想必李贤弟的武功不弱,哪用得着我特意看护,倒是要请贤弟多包涵那些徐州门派的酒囊饭袋,不知道长可曾传书,请道门来援?”
老道笑了笑摇头说道:“有我这徒儿在,便不用再找人求援了。”
董和听了这话,面露难色,又看了看李无为对老道说:“道长您久居深山有所不知,那照夜明的武功高绝,我亦有所不如。李贤弟尚且年少,若是再过十年,定能胜过那照夜明。可是现如今还是得请道门高人出面,这事儿才好解决些。”
并非董和信不过老道士,但李无为如今不过舞象之年,即便他从小习武,满打满算不过十余年,且不谈与人搏杀的经验和对自己招式技艺的磨砺,单论真气便要比那照夜明差了二十余年。若要说他能杀死照夜明,任何人听了都会觉得是无稽之谈。
李无为闻言说道:“董大哥信不过我的武艺,那不妨我们切磋一番,也好让董大哥心中有个底。”
董和微微一怔,只当是李无为少年心气,听了他的话后心有不甘,便觉得切磋一番也好,挫挫李无为的锐气,不然以他的心性,讨贼的路上恐怕也会横生事端。李无为落败之后,也好再劝老道士写信求援。
董和心中主意已定,这便说道:“那我便向贤弟讨教一番。”说罢,摆了个请的手势,便提起轻功,脚尖在地上轻点两下,便到了大殿前的空地上,手上也已握住了那乌黑短棒。
李无为只是不紧不慢地走着,但却并未比董和慢上半分,两人几乎同时来到了空地之上,相对而立。董和见状不由赞了一句:“好俊的轻功。”昨日李无为上房顶未发出丝毫声响,他便已知晓李无为轻功不俗,但此时明白还是低估了李无为。
李无为负手而立,眼带笑意说道:“董大哥谬赞了,不知大哥擅用什么兵刃?我久居深山没见过世面,从未听闻过如大哥手上这短棒一般的武器。”
董和激活手中短棒之内的机括,只见那短棒刹那间翻折变长,又有亮银枪头冒出,说道:“这是鲁班坊的试作品,并非什么上等兵刃,不过我倒是很喜欢,图个方便,贤弟不用兵刃?”
李无为答道:“师父他老人家教了我不少,但我私心偏好拳掌和剑法,剑此时在我屋内与行李放在一处,也不劳烦董大哥再等这一段时间了。”
董和只当李无为是年轻气盛,也不再劝他,说道:“好,那我们这便开始吧。”
二人相对而立,董和双手持枪,枪头下压,人已半蹲,李无为仍是负手,身形松散。
过了片刻,董和气机锁住李无为周身,见李无为仍不作防备之态,不由得出言提醒道:“此乃我家传绝学八宝亮银枪,贤弟小心了!”
长枪直刺,势若迅雷,亮银枪尖在空中闪过,仅这一记直刺,便能看得出董和武学根基扎实,丝毫不像半路习武之人。若换了木杆长枪,此时已能看见长枪闪动之间枪花乍现。
李无为在枪尖即将临身之际,身形转瞬间由松散变为紧绷,侧身闪过这一枪,动作之险不由让人暗捏一把冷汗。
董和欲变招侧挑,但真气运至枪身只觉如泥牛入海,不见踪影。李无为右手又已然搭在了枪身之上,变招之举自是无从谈起。
此时李无为欺身上前,左手并指作刀,随枪身而上。董和心知他要夺枪,右手死握住枪柄,抬起左手,提起真气出掌向李无为打来。
李无为同样左手抬起,两人对上一掌,董和只觉李无为真气宛若海潮连绵不绝,心中大惊,一股沛然巨力袭来,右手不由得松开了枪身,倒退了两步才稳住身形。
再看李无为正持枪立于场中,董和摇头苦笑道:“没想到贤弟武功如此之高,之前出言不逊,倒是愚兄孟浪了。”
苍生道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