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偏偏一些辽人却是守着那脆弱的自尊心,认为大宋不过逞一时之利,依旧是他们印象中那个文弱的大宋,即使打胜了也会认输。
可是大宋断了岁币就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撕毁了条约,你如何不服那就打过来,可偏偏有些人却是如何都看不清楚。
他想要在不得罪大宋的前提上还要保住辽国的颜面,这种事情如何能够交给那些头脑发达的家伙身上。
只有将这份重任交给老成持重的张俭才是最好的选择,而无疑耶律宗真眼下的决定是最为妥当的。
身边的副使萧英,并不是汉人而是出自辽国的大族萧家,此人一身青衣儒衫,活脱脱的一幅大宋文人的打扮。
因为不是大宋的大礼仪的时候,不需要身着辽国使者的正装,可是身为辽国萧家的族人,可是却是宋人的儒生服饰这在辽国绝对是一件十分希冀的事情。
而萧英之所以如此,却是因为陛下所说的那一句,昔有赵国的胡服骑射,如今辽国自然也可以从文化上效彷大宋,以图富强。
萧英并非是那等曲意逢迎的奸臣,而是精通汉文化的辽国大臣,派来张俭的面前也绝对不是因为不信任老臣,而是觉得他能够帮到对方。
此刻的萧英看着张俭在言语之上力搓宋人官员的颜面,也是笑着恭维道:“您机智能变,宋人竟然在您的面前卖弄实在是徒增笑话!”
张俭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笑意,反而是皱着眉头没有半点刚刚和宋人谈笑风生的模样。
他心里的压力实在太大,他叹了一口气道:“大宋的强大,在他们的任何一个人身上都可以看出来!”
“昔日我辽国强大之时,而宋国积弱所以宋人的官员在我辽国使臣面前都是尽显谄媚之态,如今出言讥讽我大辽乃是小国,这不是在言语上逞利,而是在他的心中我辽国已经远远不及大宋了!”
萧英也是一脸严肃,说道:“您是说大宋不惧一战?”
与其说这是一个反问还不如说是陈述事实,在萧英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桉只是不愿意相信而已。
他所期待的不过是张俭摇头,可是二人都是身为此番出使的大臣,若是盲目自信分不清形势,这并非好事只会给辽国徒增祸事。
而张俭却是颔首,张俭这番言语加之此番来到大宋的这幅姿态,都无不打好了最差的准备了。
他明白了此行张俭这位老臣,出行的时候命人抬着几幅棺材,这不是表现自己强硬姿态,而是已经做好了以死相挟的准备了。
说实话萧英对于这件事情是有所排斥的,若是给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如今自己正值壮年,理应在陛下身边扶持,中兴辽国恢复往日的强盛。
可是叩问内心的真实想法却是,张俭已经这把年纪了,这一生也活的差不多了,即使将性命留在了大宋也说得上寿终正寝了,而且还能留的一个好名声。
可是自己出身萧家,将来应该有更好的前途,可能还会成为辽国的宰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那个尊贵之人,不应该就这么死在了这里。
他沉声说道:“您莫要做如此最坏打算,您乃是我辽国的柱石,岂能死在大宋!”
张俭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透过窗户,看着外面大宋汴京的盛景,他这个位置恰好就可以看见汴京的大相国寺。
“真是令人羡慕的地方啊!若是能够埋身于此也未尝不可啊!”
他话中的意思自然不是贪图大宋汴京的繁华,而是在告诉萧英,他的想法是不会变更的,同样他也知道萧英的心中所想。
对于张俭而言,如今根本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宋时从梦华录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