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此刻耍一些手段,不仅仅对他做不到损害还将自己拖下水,就像他在朝局中的站队一样,只有等到柯政彻底外放之时,才会选择投靠后党。
杨秉聚精会神的答着卷子,不知过了多久他长舒了一口气,将手中的笔搁置一边。
在香还未燃尽之时,他是第一个进行交卷的,这倒是与往常的风格不同。
无论是哪一场考试即使不是最末的那一个,也定然不是最前列交卷的一批人。
他不为争先而交卷,也不会故意拖延时间而交卷。
若是论文采王素绝对是在文学圈内顶尖人物,他的目光看向杨秉的答卷脸上也是适当的流露赞赏之色。
林特也是抚须感叹:“这杨秉的文章辞理比起之前更胜几分了!”
他自然也是看过杨秉的文章的,所以才会有此感叹。
这答完卷子后,便不用继续逗留在这里了,不同于科举时的连考三日,今日过后只需要静等消息即可。
出了门外面的小吏殷勤的为他指路:“状元公,这边请!”
如他这等小吏,与面前的年轻人相比站在一起就是如星观日,无法共列也无法与之相比。
随着杨秉的考卷结束后,张贤与另外两名考生也一同出来了。
杨秉考试结束后也是长舒一口气,不再多想。
他对于这方面也提前了解过,这只有考试合格的才会授予馆职。
不过这馆职也是有高低之分的,按照名次来分派就像是科举结束后,吏部会按照成绩来调铨官职。
不过馆阁也是虚职和实职一说,只有低等才会实职需要“打卡上班”。
如馆阁校勘,史馆检讨就要负责校勘甚至还有抄书的活。
不过这虽然是一份苦活但是有些文人也是削尖了脑袋想要往里钻,多少人欲求而不得。
而且里面藏书众多,这民间的藏书怎么能够和皇家相比。
无论是当初钱塘杨家的书库,还是临安周家的书库对比浩如烟海的皇家藏书都显得微不足道。
什么密本藏书都会在这里能够找到,虽然这上班的日子苦了些,对于真正爱书之人相比却是值得了。
自古爱书之人皆是痴也,他们可以不惧风雪与苦难又怎么会在乎抄录和校勘这种活呢?
当然那些野心勃勃,想要有一番事业的人就不愿意在馆阁,史馆蹉跎时光了。
柯政即将离开东京,柯随也与父亲随往所以留在京中的日子也并不多了。
从太学中回来后,两人便相约在半遮面会面。
对于这个老师试馆阁之事他自然知晓,他觉得老师这样的官员才应该真正的站到高处做实事。
他在父亲身边时常能够听见他抱怨一些官员尸位素餐,一心只为党争。
耳濡目染之下,他也觉得朝中衮衮诸公皆是党同伐异,嫉贤妒能之辈。
一言以蔽之实在太过草率,毕竟作为一个局外人看不真切,如同雾里看花一样。
半遮面的生意自从因为杨秉的缘故越来越红火,尤其是在云山楼的那一首鹊桥仙可谓是火出了文人圈。
如云山楼,半遮面还有最早所去的王楼山洞都生意红火。
他刚刚步入茶坊,在帐台的赵盼儿瞧见了他笑着说道:“许久未曾见到你来了,我还以为你厌了此处呢!”
杨秉知道这是玩笑话所以只是笑着没应话,她说:“你这般性子的人,竟然能够写出那般浪漫的词作!”
赵盼儿当初听到这篇词作之时,便抄录了下来,那词中的每一句都能打动她的内心。
他正准备回答时,身后传来柯随的声音:“老师,让您久候了!”
赵盼儿自然也是认识柯随,因为杨秉与半遮面的关系,柯随对于半遮面也是颇为友善。
因为茶坊生意红火的缘故,茶汤巷中的茶坊还曾上门,可是在了解柯随的身份后都纷纷退去了。
“已经为你们留好了位置!”
杨秉那还未开口的话也只能吞咽回去,笑着与柯随一同落座。
宋时从梦华录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