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拍案而起,这些年满朝文武,莫不是持反对意见。没想到沈忆宸态度迥然不同,还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种认同感带来的振奋,哪怕身为皇帝都不能免俗。
不过激动之余,朱祁镇神情很快便黯淡了下来,他开口说道:“朕志在四方,可天不遂人愿,福建时不时的动乱,导致宝船进度异常缓慢。”
“这次沈卿前往福建平叛,朕期望你除了镇压乱臣贼子外,还能督造下番宝船顺利完工。”
“向北,莫辜负了朕的期望。”
朱祁镇说这番话的时候,不完全是一种嘱咐跟客套,眼神中还流露着一丝“祈求”。
建造下番宝船,朱祁镇承受了太大的阻力,同时还寄托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满朝文武,朱祁镇感觉只有沈忆宸,能理解自己的动机跟心境。同时也只有他出镇福建督造宝船,才能顺利完工出海。
“臣遵旨,定会让大明宝船,遨游于四海!”
沈忆宸没有丝毫的犹豫,便把这桩嘱托给应承下来。
重开海禁复现大明舰队的盛况,不是朱祁镇一个人的梦想,沈忆宸同样如此!
“好,那朕便在这里,提前祝沈卿马到成功。”
“臣,谢陛下赠言。”
武英殿内,出现了一副君臣相得,惺惺相惜的场景。
可沈忆宸不知道的是,朱祁镇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宝船建造之事,远远没有他说的那么简单。
从大殿退出,沈忆宸踱步朝着宫外走去,脑海中依然还在回想着皇帝的嘱托。
宝船建造完毕之后,势必会开启下西洋的行程,按照以往大明与番邦朝贡体系的冤种定位,下西洋大概率会亏个血本无亏。
某种意义上来说,永乐年后明朝群臣反对下西洋,认为劳民伤财也不无道理。耗费天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并没有像西方大航海时代那样,通过殖民掠夺换取足够的回报。
久而久之,自然就没人支持。
想要改变这种恶性循环,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赚钱。
西洋土番不进行殖民掠夺,经济发展极端落后情况下,发展贸易是赚不了多少钱的。
既然下西洋不赚钱,转换一下思路,去东洋打打秋风,说不定是个好主意。
当满船的真金白银被拉回京师,沈忆宸相信除了最迂腐的老学究,满朝文武的人精,没几个能抵挡住金钱攻势。
有钱赚,就会极大的刺激探索欲望,海禁这种政策自然而然会被丢进垃圾堆。
送钱冤种这个身份,该换一个国度当当了。
就在沈忆宸满脑子胡思乱想的时候,一名身穿蟒袍的太监,挡在了他前行的道路上。
虽说明朝前中期对于内官赐服的严格性,要远远低于外官,但想要身穿蟒袍,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少沈忆宸在朝廷中枢,只看到过两名宦官身穿蟒袍,一名便是大名鼎鼎的现任司礼监掌印王振。另外一名,是历经五朝的前司礼监掌印金英。
不过随着王振崛起,金英渐渐失势,在宫中深居简出很少能碰见。
眼前这名蟒袍内官,并不是两人之一,宫内莫非还有第三人有资格穿蟒袍赐服?
就在沈忆宸万分疑惑,猜测着对方身份之际,眼前的蟒袍太监却首先拱手道:“沈侍读学士,久仰。”
“久仰,不知公公是?”
沈忆宸赶紧拱手回礼,能身穿蟒袍代表着对方身份不可能低,内官太监只要不主动跟自己过不去,沈忆宸绝对不会有着科道清流那种“汉贼不两立”的想法。
该客套搞好关系,绝对不含糊。
“咱家喜宁,去年才从辽东回京述职,沈侍读学士可曾听说?”
喜宁?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沈忆宸愣住了。
如果说王振是一个自诩文人的伪君子,那么喜宁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真小人!
这家伙飞扬跋扈的架势,相比较王振那是有过之而不及。至少在很多朝政大事上,王振还读过书要点脸,不会肆无忌惮的羞辱文武百官。
我成了大明勋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