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快便想好了上表贺词?
孙太后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莫非身为三元及第之妻,真能沾染到才华学识?
换做一般命妇,确实没办法短时间内想好一表贺词。可陈青桐不同,她从小到大可是在成国公府内院家塾,与勋戚子弟一同接受过正统儒家教育,并且学识不输于家塾大多数勋戚子弟。
只恨陈青桐是女儿身,否则说不定同样可以金榜题名!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衣裳鲜洁……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考无疆。”
一首对仗工整,用词华美的祝词,在陈青桐清脆的嗓音中娓娓道来。
现场命妇们,让她们写一首上表贺词,可能是强人所难。不过让她们欣赏一首上表贺词,这里面大多数人的学识水平,还是足以品鉴出好坏优劣。
陈青桐这首不敢说多么惊世骇俗,但对于后宫上表而言,已经是绰绰有余,远超了之前几位一品诰命的贺词。
甚至可以这么说,哪怕放在前朝向皇帝上表,都挑不出太大的毛病。
孙太后也没有想到,陈青桐真能短短时间内完成上表贺词。只见她冷哼一声回道:“贺词写的很不错,身为臣子就应该把精力放在专研学问上,而不是关注着皇亲国戚。”
孙太后的这句话,已经不能用暗示形容,简直是赤裸裸的明示。
陈青桐瞬间就明白,为何孙太后会对自己有如此大的偏见跟敌意,她是在借朝贺祝词发难敲打沈忆宸,鲁王之事已经触及到了皇家的底线!
没经历过权术教育的弊端很明显,哪怕当朝皇太后也不例外。就如同后世朱祁镇土木堡之变后被俘,孙天后天真的以为筹集赎金,便能把皇帝给换回来一样。
现在的她,关注的并不是鲁王之事背后的家国天下,更多是愤怒沈忆宸挑战皇家尊严,并且引发了各地藩王猜忌!
这属于典型的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有小利而无大义。
“臣女谨遵太后教诲。”
陈青桐明白归明白,她也无法去反驳太后的言论。
对于以孝治天下的大明来说,得罪皇太后的后果,可能比得罪皇帝还要严重。
因为皇帝还能讲理,皇太后很多时候压根不讲理!
“明白就好,入列吧。”
警告一番后,孙太后并没有再进一步的刁难。
毕竟陈青桐不是什么普通民妇,就算不在乎沈忆宸的当红权势,泰宁侯陈瀛跟成国公朱勇的面子不能不给。
明朝历史上可以彻底做到无视前朝,或者说掌控前朝的,终究仅有太皇太后张氏一人。孙氏曾经在土木堡之变后,短暂的拥有过类似权力,只可惜政治手段差了自己婆婆太远。
“是,臣女遵命。”
陈青桐行礼过后,便回到了命妇的队列中,脸上的神情却依旧凝重。
太后因鲁王之事,怨恨上了自己的夫君,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化解的事情,很可能还会影响到仕途。
酒过三巡后,伴随着教坊司乐师们奏响“定安之曲”,天子便离开了奉天殿还宫,意味着整个正旦朝会结束。
文武百官朝着宫门外走去,一路上有着不少同僚主动凑过来与沈忆宸套近乎,甚至还有主动邀请他再畅饮一杯的。
对于这些邀请,沈忆宸纷纷选择了婉拒,毕竟还有娘子在等着自己一同归家。
成国公府马车停在路旁,命妇朝贺仪要先行一步“大宴仪”结束,所以此时陈青桐已经坐在了马车上等候。
看见沈忆宸掀开车门帘,还没等他坐稳,陈青桐便开口道:“夫君,今日我参加命妇朝贺仪,太后好像对鲁王之事颇有微词。”
陈青桐没有说刁难的过程,仅仅是点明了太后的态度,她也不想沈忆宸过于担心。
可是让陈青桐没想到的是,沈忆宸却立马流露出一副凝重的神情反问道:“太后说了些什么?”
我成了大明勋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