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国公朱勇朝着沈忆宸招呼了一句,平静的外表下却能听出一丝颤音,那股情绪上的波动,无论如何都掩盖不住。
“此去山东治水一年多,如今功成回京,没有辜负陛下与百姓期望,你做的很好。”
山东方面关于沈忆宸的消息,成国公朱勇始终保持着的关注。从最初的赈灾济民,到后来的弹劾鲁王谋逆,再到最后的筑堤建坝。
一桩桩事情不仅仅代表着沈忆宸的功绩,在朱勇的眼中,还代表着他的成长。
这不再是那个京师鲜衣怒马的少年,而是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
能看到沈忆宸功成名就,朱勇心中深感欣慰,罕见的没有吝啬称赞。
“谢公爷夸奖。”
沈忆宸朝着成国公朱勇拱了拱手,内心情绪同样有些百感交集。
曾几何时,他对于这个名义上的父亲,受到原本身体记忆的影响,感情可以用“爱恨交加”四字来形容。
有怨恨,有不甘,有愤怒,有期待。还有一份最重要的,那就是对父亲承认的渴望。
到了后来逐渐看清楚了朱勇“冷血无情”的真面目,加之理智思维慢慢占据上风,他谈不上什么“爱”了,就更谈不上“恨”字。
毕竟对于人的情感来说,恨总比爱容易放下,很多时候恨恰恰建立在爱的基础上。
可再到后来,沈忆宸感觉自己又看不清成国公朱勇,他仿佛没有那么冷血无情,偶尔又能感受到那种父子亲情。
还有更重要一点,就是随着步入尔虞我诈的官场,沈忆宸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家族重担。很多时候你在官场上走错一步,受影响到远远不止自己,双亲父母,妻儿子女俱会被牵连其中。
特别是对成国公朱勇这种位极人臣的大明公爵而言,有多风光就有多危险,他没有犯错的机会!
山东治水期间,沈忆宸还得知了成国公朱勇,在朝堂上帮助自己很多,甚至不惜与王振敌对。
种种过往牵连,宛如剪不断理还乱,沈忆宸如今自己都不知道,心中对成国公朱勇,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一年多没有回家,与母亲跟青桐好好说说话,别忘了明日进宫面圣。”
沈忆宸是奉诏回京,按理说到京之后,就得立马进宫面圣,否则有不尊圣谕的嫌疑。
不过找个什么舟车劳累,需要沐浴更衣的借口,晚一天面圣也无大碍,但绝对不能晚个几天。
“晚辈明白。”
“嗯。”
成国公朱勇点了点头,然后起身回到后院,他明白自己坐在这里,几人都放不开。
“向北,你就好好与姨娘跟弟媳叙旧,等明日面圣回来,我再摆桌酒给你接风洗尘。”
“谢过大公子。”
沈忆宸面对朱仪热情的话语,脑海中却始终浮现着那日“中毒”的场景。
那招“以身作饵”哪怕沈忆宸自己都学过,却始终心有余悸,这位大哥手段实在太危险。
可能是感受到沈忆宸那种戒备心理,朱仪笑着摇了摇头不再多言。
朱仪离开后,朱佶起身同样准备离去,不过他没有说任何话语,仅仅在经过沈忆宸身旁的时候,目光无比冰冷的看了他一眼。
就这一眼,沈忆宸感到了无尽的怨恨跟敌意,很明显林氏的死,朱佶一直没有放下。
不过这种恨意,沈忆宸轻蔑一笑。
这个世界上想要我沈忆宸死的大有人在,不缺你朱佶一个,想要复仇还得看有没有这个实力。
“宸儿,这段时日你瘦了许多。”
沈氏轻抚着沈忆宸的脸庞,相比较离京时模样,现在下颚的棱角要更分明,肤色也更为黝黑。
“治水需时刻在河堤巡视,胖了可不方便行动。”
沈忆宸打趣了一句,表现出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不想让沈氏过多担忧。
确实相比较在京师的“富贵”,山东治水为了防备夏秋大汛,需要顶着烈日每日巡视河堤,不瘦不黑那是不可能的。
“夫君,路上肯定辛苦了,我已经备好了一桌饭菜,先去吃点吧。”
我成了大明勋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