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虽然有苍火头等人去监视成敬,但鲁王府毕竟不是那么好混进去的,很难得知鲁世子到底说了些什么,是否把鲁王自尽的罪责,“栽赃”到沈忆宸身上。
只能从成敬这段时间行为举止,来推测他有没有异常,是不是知道了些什么。
可是一番监视下来,成敬表现的正常无比,从鲁王府出来后就乘船沿着黄河巡视了一圈河堤,好像并不知情的样子。
事出反常必有妖,卞和不相信鲁世子朱泰堪,在遭受过扣押侮辱,父王死的不明不白前提下,还能忍气吞声不趁机报复。
成敬越正常不再继续追查,反而就显得越不正常。
只可惜运河上行船,很难如同陆地上那般好监视,成敬要真有心背地里做点什么,想要得知难度太大。
今日来到张秋镇,估计要摊牌了。
带着忐忑心情,卞和随着沈忆宸返回了张秋镇驻地,成敬那一身大红色斗牛服,站在大厅中央是那么的显著。
“沈佥宪,近来可好?”
看着沈忆宸到来,成敬笑脸相迎,首先打起了招呼。
“劳烦成公公挂念,在下很好。”
“倒是成公公连日奔波河工勘验,着实辛苦。”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应该的。”
“那不知成公公勘验结果如何?”
听到沈忆宸这个问题,成敬脸上露出了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反问道:“沈佥宪希望结果如何?”
“如实即可。”
“看来沈佥宪对于勘验结果,信心十足。”
对于成敬这句话,沈忆宸笑了笑不置可否,如果连山东境内这数百里黄河大堤都没信心,那自己这一年治水干什么吃的?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凭此黄河大堤,沈佥宪能名垂青史!”
说这段话的时候,成敬脸上没有了笑意,只剩下一种庄重。
沈忆宸修筑的这条黄河大堤,坚固程度超乎了他之前的预料。更重要一点,就在于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成功,让地上悬河的危机隐患消除了不少。
成敬不敢预测百年后的事情,但他可以断言,十年之内山东境内可高枕无忧!
单凭借此功绩,沈忆宸足以在大明史书上留下名字!
成敬断言的没错,明朝历史上凭借治水之功,徐有贞、潘季驯均做到了青史留名,沈忆宸自然也不会例外。
“谢成公公秉公直言。”
沈忆宸拱手称谢,河工勘验这个结论出来,意味着成敬将彻底得罪王振,这可不是寻常人敢做的。
“沈佥宪现在言谢,有些为时尚早,鲁世子那边鄙人查证到的消息,对你可就不是那么有利了。”
该来的总归要来,对于这一天沈忆宸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是吗,那成公公查证到了什么?”
“鲁王真有谋逆之举吗?”
成敬并没有直接回答,相反死死盯着沈忆宸的眼睛,反问了他一句。
“在下上疏奏章中,已经如实禀告陛下鲁王谋逆罪证,却有谋逆之举!”
不管成敬查到了什么,沈忆宸这件事上是不可能松口,鲁王必须谋逆。
“好,鄙人明白了,查证坐实鲁王谋逆犯上。”
什么?
听到成敬突然冒出这句话,沈忆宸瞳孔猛烈的收缩了一下,哪怕再怎么强装镇定,那股震惊神情依旧有些掩饰不住。
成敬没有点破沈忆宸的神情变化,他迈步来到门边,留给沈忆宸一个背影说道:“鄙人河工勘验结束,即日将返回京师复命,沈佥宪治水立下不世之功,应该很快也能返回京师。”
“还记得那日黄河大堤上,鄙人曾说过沈佥宪乃成大事者,当放眼家国天下。这句话不仅仅是对沈佥宪说,同样也是对我自己说的。”
“家国天下,远高于一区区鲁王。”
说罢,成敬迈过门槛,徒留一个背影尽显洒脱离去。
这就是骨子里面的文人风骨,当信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成了大明勋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