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忆宸年少居高位,面临的压力跟风险,更是数倍胜之。
书生意气,终有一天要变成老谋深算。
……
沙船在运河中缓缓行驶着,几天之后过了通州段,没有了漕运船只排队导致的拥堵,航行速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一路途径河北布政司的沧州、德州,很快就要跨过两省的边界来到山东布政司的东昌府,再往下就是沈忆宸的目的地兖州府。
只不过随着距离山东越来越近,运河水质能明显看到泥沙增多,变得有些混浊不清。
黄河水大量灌入京杭大运河,带来的危机并不是水量的多少,而是泥沙的沉淀。一旦运河发生堵塞,古代可不像现代那样,有着各种工程机械去疏浚,想要再次疏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水质泥沙含量变化外,沈忆宸还在两省边界处,看到了许多逃难流民,他们正拖家带口的朝着河北州府赶去,期望能得到救助度过这个寒冬。
但是流民群体,对于地方官府而言,乃是大患之一!
这里面不仅仅是赈灾粮财的支出困难,伴随着流民而来的,还有疾病瘟疫、治安混乱等等问题,并且稍有不慎,就会点燃星星之火,演变成大规模农民起义。
地方官爱民如子去救济流民,到头来不一定有功,但要是在你的地盘上出事了,锅肯定甩不掉。于是乎每逢大灾来临,防止流民入境,才是地方官的首要职责,安抚救灾什么的属于活菩萨的范畴。
望着沿河两岸瘦骨嶙峋的流民,以及水中不时出现的浮尸,沈忆宸面色十分凝重。
山东因黄河水患受灾的民众,无论是数量还是在悲惨程度上,都要远超之前在镇江府看到的场景。
好歹镇江处于江南富庶之地,哪怕官府赈灾不利,地方乡绅富豪,或多或少会搭建一些救灾粥棚,为自己积攒下阴德。
北方省份粮食产粮本就不如南方,再加上常年各种水旱蝗灾,基本上没有一点抵御风险的能力。
地主家都没有多少余粮,怎么可能拿出来做好事,只能等待朝廷的救济了。
“如今距离黄河决堤已经过去数月,早在朝中收到山东布政司奏章的时候,就已经让户部着手赈灾,为何还会这样尸横遍野!”
沈忆宸有些愤怒的一拳砸在船舷上,朝廷大臣商议赈灾过程乃自己亲眼所见,却在地方上没有丝毫作为,中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相比较沈忆宸的愤怒,卞和却显得很平静回道:“东主,这就是居庙堂之高,所看不到的场景。当初为何我们会杀官造反,就是因为活不下去了。”
这种人间惨状,卞和看的太多太多,甚至他自己就是亲身经历者。
福建山地居多,粮食产粮同样不高,再加上矿税跟麓川之战增派的粮税,卞和因此而家破人亡。
这些年在地方官身边担任幕僚,天灾人祸也是大明主旋律,百姓一年比一年过的艰难。
卞和的话,让沈忆宸感到心里堵得慌,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沉默许久,沈忆宸才开口说道:“但愿我此去山东治水,能改变这种局面吧。”
“老爷,小民相信你能做到。”
一直沉默寡言的船家,此刻突然搭了一句话。
听到这句话,沈忆宸脸上露出一抹苦笑回道:“我还未曾做一件事,你如何相信?”
“小民在运河上讨生活大半辈子,老爷是小民见到第一个同情悲愤流民的大官,代表着老爷你心中有百姓。”
“是吗?”
沈忆宸不敢确定的反问了一句,船老大笑了笑没有再继续回答,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坐在楼台上观察警戒的王能,一脸紧张的跳了下来禀告道。
“沈公子,前面可能有情况,我们要小心了。”
听到王能的话语,船老大也赶紧朝着远方望去,瞬间他脸色也大变。
“不好,漕船被劫,是江洋大盗!”
看着王能跟船老大一脸紧张的样子,沈忆宸也朝远方看了一眼,却什么也没看见,感到无比茫然。
我成了大明勋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