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还以为会出现正反两方好好辩论一番,现在看来局势一边倒,于谦罪无可恕。
“沈爱卿,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既然无人应答,朱祁镇最后询问起了沈忆宸。
他是第一个上疏求情的,同时也是言词最坚定的,如果就连沈忆宸都无话可说,那么此次朝议就有些虎头蛇尾,可以结束了。
“臣,依然力谏于谦罪不至死!”
沈忆宸此言一出,让王英、钱习礼等人脸上,都流露出不忍的神情。
年轻人有坚韧不拔精神是好事,但明知事已不可为,为何还要这般的倔强?
王振动用六部跟六科十三道的力量,已经下定决心要于谦这条命,得罪狠了哪怕有成国公撑腰,都很难做到全身而退。
沈忆宸,你还在坚持什么?
这下不仅仅是反对跟中立的官员不理解,就连帮助沈忆宸的廷议官员,都不明白他为何还要坚持于谦不死。
“沈爱卿,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很多事情不能任性而为。”
面对沈忆宸的坚持,朱祁镇出言告诫了一句。
自己的圣眷,不是沈忆宸肆意妄为的资本,更不是挑战国法家规的动力。
满朝文武官员都认同的事情,自己怎能为了个沈忆宸践踏国法家规?
“臣不是任性妄为,而是为了河南山西两地千万黎民百姓,求陛下恕少司马不死!”
说罢,沈忆宸来到了文华殿中央,把挟带的那两轴长卷放置于地上。
沈忆宸进入大殿的时候,朱祁镇就看到了他带来的这两轴长卷,当时心中还很是疑惑,参与廷议带这东西来干嘛?
不过当着阁臣的面,朱祁镇还是得保持着皇帝威仪,于是忍住没问。
现在看见沈忆宸放置于地上,再也忍不住开口道:“沈爱卿,这是何物?”
“万民书!”
沈忆宸一字一顿的说出了这三个字,然后缓缓把这两轴长卷给摊开,无数名字跟手印呈现于皇帝跟大臣们眼中。
这是沈忆宸派出了所有福建矿工,全程驿站换马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河南山西两地,在两省参政王来、孙原贞的帮助下,收集到的百姓万民书!
会写自己名字的,就在长卷上写下名字,不会写名字的,就用手印代替。
当这一个个鲜红名字跟手印,跃然于皇帝跟群臣眼中的时候,带来的冲击跟震撼感,远超千言万语!
“陛下,这是少司马出镇河南、山西十五年,收获的两地百姓认可跟民意。”
“其中有外省的流民,有本省的孤寡,有遭灾的百姓,也有失田的佃农。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曾经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是少司马赈灾济民,给予他们田地、耕牛和种子,才有了活下去的机会。”
“臣冒死询问陛下跟在场诸位大臣一句,难道拯救天下苍生万民之命的功劳,都抵不上一个擅离职守的罪名吗?”
“于谦,真的就罪无可恕吗?”
沈忆宸说这番话的时候,身上充斥着一股浩然正气,没有丝毫对抗皇帝跟王振的惧色!
于谦一生就是个孤勇者,他刚正孤高、不懂逢迎、不搞权术,从未真正的融入过文官集团的圈子里面去。
哪怕立下了不世之功,在明英宗复位后依旧被冤杀,没有文武百官站出来提出异议,为他抗争仗义执言。
就如同现在的局面一样,要么沉默要么赞成,只有沈忆宸还在坚持。
更为可笑的是,在死后却多了许多为他翻案不平的上表,然后平反冤案、追谥美名官爵,种种哀荣极其浩荡。
这就是官场的厚黑学,他们容不下一个活着的楷模,却能标榜推崇死去的英雄!
沈忆宸不想成为沉默的看客,他就想知道一个答案,难道天下苍生的认可,还比不上你们这群官员的评价吗?
英雄,不应该成为“孤家寡人”!
沈忆宸的这番质问,让文华殿内众人沉默了,他们真是万万没有想到,会有两卷万民书的出现。
我成了大明勋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