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忆宸立马打蛇顺棍上,连少宗伯这种雅称都懒得喊了,直接用上了师公名号。
如今自己马上就要入仕为官了,急需在朝中抱好大腿,王英这根目前看起来就很结实粗壮!
面对沈忆宸如此上道,王英脸上的笑容就更灿烂了。林震眼光真是不错,收到的弟子不但学识连魁两元,就连情商都拉满,实属可造之材。
王英就这般领着三百名新科贡士,穿过了千步廊,齐聚到承天门前,然后在此接受值守的金吾卫例行搜查。
这种搜查并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防止科举舞弊,毕竟到了殿试这一步,还蠢到去带小抄的,应该是没有了。
主要是防止携带违规器具,对皇帝安全造成威胁,所以过程也就远没有以往考试那般严格,至少不需要脱衣帽鞋袜什么的。
搜查完毕后,新科贡士们再次排好队伍,礼乐声音奏响,从承天门后传来了一道宫人的宣旨声。
“宣乙丑科贡士觐见!”
伴随着这道宣旨声,厚重的朱红色承天门缓缓打开,见到此等情景,很多新科贡士按耐不住心中激动情绪,身形都微微抖动起来。
这道门后就是紫禁城,天子所在的居所,自己一辈子寒窗苦读,终得以货与帝王家!
王英对于新科贡士的激动情景,早就已经见怪不怪了,继续招呼着众人列队前行。
此时在承天门的外两侧,站立着专门为殿试调派而来的两百余名大汉将军,金色战甲在烛火的照射之下,闪烁着晃眼的寒光,处处彰显皇家威仪。
穿过端门,再到午门,新科贡士们按照会试名次的单双数分成两列。单数走东侧的左掖门,双数走西侧的右掖门,正中的门洞就如同高宅正门,轻易不会开启的。
只有皇帝,以及迎娶皇后的时候,才会开启此门通过。再就是当殿试结束,新科状元公大魁天下,能有资格从此门出宫一次,享受着至高无上的荣耀。
就这样一路前行,众新科贡士们来到了奉天殿外的丹墀两旁,面北站立。在上方的丹陛两旁,还站着身穿公服的文武百官,放眼处一片朱衣重臣,场面蔚为壮观。
此刻的新科贡士们,已经没有了开始那种激动喜悦心情,在此等庄重场合下,面色凝重不敢有丝毫的逾矩。
辰时,伴随着朝阳的初升,只听见“啪啪啪”的鸣鞭三响,鸿胪寺官员请皇帝升殿。
“叩首!”
一声尖利的高呼,在场文武百官跟新科贡士们,纷纷跪了下来,朝奉天殿的方向行五拜三叩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的万岁声音响起,一道明黄色的身影,出现在了殿前丹陛之上。
按照礼仪,在鸿胪寺官员没有宣布起身前,是不允许抬头的,更不允许直视皇帝。
但包括沈忆宸在内的很多新科贡士,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跟激动,纷纷用着眼角余光,想一睹天子圣颜。
沈忆宸眼珠子都快要翻白了,奈何距离实在太远,加上可视角度不够。只能依稀看到一个明黄色的年轻身影,面目五官什么的,就没有办法再看清楚了。
行完跪拜礼,鸿胪寺官员并没有宣布站起身来,而是又一声“临轩策士”的呼喊声音传来。
只见内阁首辅,正统朝大名鼎鼎的“三杨”最后一位杨溥,领着圣旨来到了众新科贡士面前宣读,并且策问的题目也包含在了制诰内。
殿试与之前从四书五经抽一段话当考题完全不同,策问的题目很长,与后世国考中的“申论”非常相似。
正统十年的这道乙丑科殿试策题就更长了,杨溥洋洋洒洒的宣读了大半天,反正沈忆宸是没听清楚几句内容。
不过宣读制诰就是走个形式,听不清楚也没关系,接下来考题试卷还是会发放下来的。
一直到杨溥把圣旨给宣读完,鸿胪寺官员才尖着嗓子喊了一句“礼毕”。在场官员与新科贡士纷纷起身,沈忆宸感觉自己都跪麻了,这殿试体验也没比会试什么愉快到哪里去。
“按会试名次,新科贡士入座!”
我成了大明勋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