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一身西装的长发帅小伙是胡银寅,这位也出身于音乐世家,母亲是著名的长笛演奏家,在他14岁的时候,就考进了津门交响乐团,擅长长笛。
转型唱歌也才是这两年的事,同样是初出茅庐,没什么名气。
还有一位衣着朴素的姑娘,大眼生生,看起来文静秀气,是东方歌舞团的吴静。
她原本是在印刷厂工作,是一名拣字工,后来被她的恩师王琨老师发掘,这才走上歌唱道路,今年才调进歌舞团,更是白纸一张。
那时候的印刷还不是电脑排版,都需要工人把一个个铅字拣出来进行排版。
这三位分别接到西游剧组的电话,叫他们来演唱插曲,开始的时候都有点发蒙。
像西游记这种大制作的演唱,可轮不到他们这样的小鱼小虾米。
随后就是巨大的惊喜袭来,西游记每年都放一两集,带来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就是一曲成名天下知的那种。
天上掉馅饼,然后一下子砸到他们脑袋上,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三个人也都在电话里向导演杨杰委婉地询问一下,为什么会找到他们,杨导的回答很简单:是黄钟老师推荐的。
这也就能够明白,三个人看到黄钟,为何会保持敬意。
虽然黄老师看起来比他们年龄还小,但是在文艺圈里,这种知遇之恩,那都是足以铭记一辈子的。
也就是黄钟年纪太小,不然的话,都得执弟子礼了。
黄钟简单和三个人聊了聊,然后把词曲分别交给他们:
五百年桑田沧海给了郁军舰;
大圣歌给了胡银寅。
等吴静拿过属于自己的歌谱,差点惊掉下巴:好家伙,一共三首。
定神仔细瞧瞧,说是三首,其实是两首,一首是何必西天万里遥;另外两首,同曲异词,分别是女儿情和相见难别亦难。
这……我能行吗?
吴静拿着谱子的手臂有点发抖,鼻子尖都冒汗了。
“吴老师,别紧张,大家先熟悉熟悉,找找感觉,然后咱们再交流。”黄钟乐呵呵地安慰两句,然后就把时间留给歌手。
他找到这三位,想法很简单,就是按照原版。
既然原本都能成为经典,那就不需要改变。
“哈哈,黄老师,这歌带劲,要不我先试试!”胡银寅先找到黄钟。
或许是因为兴奋,小胡同志面孔涨红,俩眼唰唰直冒光。
试试就试试,黄钟跟乐团的胡指挥交代一下,很快乐团的成员就全部就绪,连黄丁丁也抱着一袋果脯,乐颠颠地跟着回来。
大圣歌的前奏响起,只见小胡同志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下情绪,怒目圆睁,双手一比划,然后无比霸气的哈哈声便从他的嘴里爆发出来。
乐队的成员都听黄钟唱过这首歌,当时已经感觉非常震撼。
想不到,小胡同志这一亮嗓子,就彻底把人镇住了。
这是啥嗓子啊,那一串哈哈哈,简直就是勾魂摄魄的魔音!
“强者为尊应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豪气冲天,气冲霄汉,小胡同志这歌声,冲天而起,直冲凌霄宝殿而去。
指挥的老胡以及乐队的成员都被感染,一个个都抖擞精神,全力以赴。
连乐团的领导都被惊动,纷纷跑来查看,还以为是有人要闹事呢。
等小胡同志唱完,那感觉真是酣畅淋漓,痛快死了。
他忍不住一把抱住黄钟,使劲转了几圈:“黄老师,你这首歌也太霸气啦!”
“黄老师,你选的人真是绝了!”老胡指挥也朝黄钟竖起大拇指。
这位小胡同志刚来的时候,老胡同志心里是不信任的,又不是成名成家的,能行吗?
事实证明,黄钟的眼光,那叫一个准,感觉就是给胡银寅量身定做一般。
“爸爸,爸爸,这位叔叔唱得比你好!”黄丁丁跑过来,往爸爸嘴里塞了一块杏干儿。
得,小棉袄又漏风了,黄钟咂咂嘴,感觉有点酸。
文娱:从西游记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