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为民借着招待所的电话打着外线电话,用一侧脸颊和肩膀夹着话筒,手边放着一把花生,两手捏着一粒花生轻轻一摁,开了。
“是啊年轻人有这样的机会不容易,我肯定用心教导,您就放心吧。”
“就这两天,忙完就回去。”
“得嘞,您就放心吧。”
林为民放下了电话,付了钱,将手中的花生皮扔掉后,正打算楼去找谟言。
冷不防从楼梯下来一个蓬头垢面的身影,冲向林为民。
他吓了一跳,刚跟老覃说完瞎话就遭报应了
“林老师”
等看清了来人的面目,林为民这才松了口气,“小谟,原来是你啊”
谟言面色带着几分激动,递一叠稿纸。
“林老师,写好了。”
写好了
林为民脸色诧异,迟疑着接过稿子。
这个厚度得有三万字了吧
林为民回忆着,现在距离民间音乐写完也就过了两天时间而已。
平均每天至少一万五千字的写作量,别说是码字全靠手写的年代,就是电脑写作的时代,这个量也堪称恐怖了。
谟言的效率足以让起点那些日四千的混子们羞愧到自挂东南枝。
林为民不禁又想起后世的那段采访。
小谟这小子,有点东西啊
回到房间,林为民仔细的翻阅了谟言花了五天创作的两篇。
一篇一万两千字的短篇民间音乐,一篇三万两千字的中篇透明的红萝卜。
民间音乐的质量已经达到了当代的刊发标准,但可能是因为刚刚悟道的原因,并不够出彩。
透明的胡萝卜就不一样了,连林为民看完都有一种惊艳的感觉。
对比他前几天看到的谟言的那篇丑兵简直判若两人,有一种质的飞跃。
“写得好”林为民将稿子放下来,迎谟言期待的目光,然后认真的说道“两篇一起发”
“一起发”
谟言不解的同时带着几分惊讶,还能这么干
林为民解释道“这次的一月号就是为了推陈出新,不光是价。之江有位青年作者叫做于华,他的两篇中篇也会一起发在一月号。”
听到这里,谟言不禁为当代的魄力和大胆感到敬佩不已。
同时,心中也对那位跟自己一样在同一期能发两篇作品的同行产生了兴趣。
林为民将稿子收起来,如同一个老练的嫖客,钱都没付就穿了衣服。
“这几天你辛苦了,我去跟你们领导说一声,让你再休息两天,然后再回去工作。”林为民对谟言叮嘱道。
“好的,林老师。”
“稿子我就先带回去了,等正式确定刊之后我再通知你,稿费单到时候给你邮寄过来。”
谟言的心中莫名的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这几天因为有林老师的指导,他在创作仿佛如有神助一般,写完了两篇之后,连他自己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五天时间,四万四千字。
别说是如此高质量的完成,光是写出这些文字,就是他从来没有尝试过的。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林老师的帮助。
谟言心中对林为民铭感五内。
“林老师,感谢感谢”
临走前,谟言紧紧握着林为民的手,双眼湿润,嘴里喃喃的念着感谢。
林为民骑着摩托车,回首望了一眼还站在原地朝他挥手的谟言。
小谟是个重感情的人啊
又颠簸了一路,几个小时后,林为民回到了燕京,连家都没回,他先回了国文社。
兜里还揣着谟言新鲜出炉的两篇,还是送回去安心。
好几天不见,柳荫一见林为民便道“呦,为民胖了”
林为民心虚道“可能是熬夜熬的,作息不规律,饮食也不规律。”
“是嘛”
1980我的文艺时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