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初时分,雨已经渐渐停了。
整条宁荣街便已经出现了车水马龙的现象。
络绎不绝的牛、驴各式各样的车驾缓缓驶向宁国府后门。
昨儿下午,城外的各处庄头就已经往城里运送宴席上各种各样的菜蔬瓜果,还有牛羊家禽。
至今日,整条宁荣街还是塞满了各种运送物品的牛车。
只不过,今天的物品输送车队皆是靠两边缓缓行进。
余留中间通道,给那些前往宁国公府祝驾的宾客相行。
周边除了兵马司的人来回巡视,尚有京畿府及长安县派遣出来的衙差捕快。
宁国府,所有下人皆是在寅时便在管事头头的招呼下,开始一天的紧张忙碌生活。
府内,各处不断涌现出东府下人们的身影。
他们有的忙活着搭建遮雨棚,供前来道喜的人纳礼署名之处。
俞禄则是带着一群膀圆腰粗的汉子,将特制的宴席几案、以及那些长条凳子,一张张地抬往指定的地点。
林大宝便专司盯着厨房那边,每一位庄头拉过来的菜蔬、生肉活禽,他皆是要亲自把关。
其他小管事各有各忙,东叔与任怂主抓大方向。
府外,从宁国府正门不足一箭之地,往西一溜儿地沿街摆满了木椅条凳,直达最西边的后街,整一条后街摆满了桌椅板凳,上面还搭建一些简单的遮雨棚。
这些地方,便就是宁荣二府承办的流水宴席了。
今日端午至后日。
所有宁荣街的街坊,以及神京城的百姓。
但凡前来说一句祝词好话,便可以落席吃上一顿饱饭,三荤三素,谓之六六大顺。
虽是最便宜的肉汤,这也可以让一些生活在最下层的百姓们,吃撑回去。
更遑论,他们还能喝上一杯,产自朱阁特有的酒水,以及每人一颗樱桃,一颗荔枝。
贾家老亲的请柬,一早在四月底便已经由东叔亲自前往各府一一奉上。
而在五月初一,则是由林大宝带着玖爷的亲兵,送给神京城里玖爷的所有同僚。
除了绣衣卫、五城兵马司、盐政总暑、鸿胪寺、军器监、工部。
凡是与贾玖有所沾同带僚的衙门,不管多小的官,那怕只是一些经办的小书吏,皆是收到了西宁伯爵府的一封请谏。
西宁伯贾牧之,真真是做到了不遗漏一位同僚。
话又说回来,届时到底会有多少人前来府上祝贺,今日便知。
单玖大爷的同僚请柬便发了数千张,东叔曾私下估摸着,嗯,足有六七千张~~
这主要是,玖爷把绣衣卫所有人的名字都给写至请柬里面,上到南北二司的指挥,下至一位小小的校卫。
记不完全统计,在京的绣衣卫,一共5600人。
当然,这还不包括整个大周各行省里面的绣衣卫。
而这5600人,还基本上只是北司季安的手下。
诚然,这些人皆是分班过来,吃顿流水宴,吃完就走。
任怂也带着府里的管事头头们,前往京营,将请柬一一交至所有京营的军将手中。
这一幕,着实让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无比嫉恨。
以往,他们与这些京营的军将来往,尚还要偷偷摸摸地进行。
而西宁伯,却是大大方方,一次请完所有排得上号的军将,更甚是一些后勤司的不入流差吏,也受到了西宁伯爵府大管家的礼貌相请。
这时,东叔与任怂双双来至宁国府后门。
他们两人需要作最后一次的检查,因为此处是玖爷/小主宴请京营诸军将的地方。
由不得他们二人不看重。
这一整条两箭之地的后街,于昨日前,便已经搭上了一幕幕的遮雨棚,从街头摆至了街尾。
两端加以木棚门围住,皆是有着西宁伯的下人们把守着。
而贾玖早前的三进宅第的院子里面,则是也摆上了十数围。
红楼:我在大观园种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