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园,汴京城东的一处园子,风景不错,一向是达官贵人们开文会,踏青赏秋的好去处。
今天它被奉化郡开国侯、奉国军节度使刘二郎给包圆,用来举办文会。
刘二郎开个打虎会,大家都不觉得稀奇,但是开文会,这简直就是破天荒!
闻讯赶来的文人士子、闲人百姓,把宜春园大门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刘二郎开文会,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
“人家现在是开国侯,节度使,不是粗鄙之人了,当然要装起斯文。”
“我听说刘二郎会写词...”
此话一出,无数人转头盯着说话的人,千百道目光跟神臂弩射出的箭矢一般,让他很慌。
“诸位,各位,大家这么看着我,什么意思?”
“刘二郎会写词?说瞎话也不能这样说啊。”
“就是,就是!胡说八道!你说刘二郎会写词,还不如说蔡京是清官。”
说话的人急了,直着脖子说道:“我怎么胡说八道,我浑家的表妹是李师师家里的婢女,她说,有一回听到刘二郎在李师师面前说了一句词,什么帘卷西风,人比红花瘦。”
现场一片寂静。
过了好一会,突然有人兴奋地叫道:“刘二郎也成了李行首入幕之宾?!”
“哈哈,他跟官家是姑父侄儿,想不到齐齐拜倒在李行首的石榴裙下!”
“千古趣闻,姑侄二人,同为一幕之宾。”
“那以后两人如何称呼?是继续姑父侄儿,还是连襟兄弟?”
众人大笑起来,现场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来了,来了,有人来了。”
“快看看,刘二郎请了谁?”
“应该说,有谁会应邀刘二郎之请。”
先是一位年轻文人为首,陆陆续续有四五十位士子走进宜春园。
“这是谁?”有人指着为首的那位年轻文人问道。
“西蜀贡士张浚,听说他跟开封府司录参军事张官人是世交兄弟。”
“难怪带着这么多贡士来捧场。张官人跟刘二郎可是相交于微末,真正的交情。听说张官人能迁升开封府司,刘二郎出了不少力。”
接着又一群年轻士子走了过来,大约五六十人,浩浩荡荡,喧闹非凡。
“这些看着是太学生,也来参加文会?”
“去冬刘二郎疏浚汴河,在国子监诸学招募了数百学子,有的甚至还参加了平定田文豹,都一一叙功,最低都是从九品承务郎。听说有两位功绩卓异者,直接保荐为朝奉郎。”
啧啧,一片咋舌声,仿佛夏天稻田里的青蛙叫。
“承务郎?”有懂内情的人叫了起来,“直接跳过选人,保为京官?”
“没错,直接保为京官。刘二郎的面子,吏部那些貔貅都得买三分。”
啧啧,青蛙叫得更加欢实。
不少围观的文人士子,看着施施然进去的太学生们,眼睛都盯出火来,恨不得把他们拽过来,自己顶上去。
“怎么才这么点人?不是招募了数百学子吗?”
“那些人都被刘二郎打发在各处做事,长水军、德胜军、中垒军占去了不少,还有听说被安置在将作监、军器监、汴河修河司等地方,留京也有部分,都在忙着,估摸也没空来。
这些太学生估计都是那些人的亲朋好友,都跑来捧刘二郎的场,好入刘二郎的法眼,谋个前途。”
“将作监、军器监、修河司,还有厢军...”有人阴阳怪气地说道,“这些衙门可不是什么好去处,拿钱少,俗事多,污浊不堪!”
有人争锋相对地说道:“你这是端着河东的陈醋,一坛子一坛子地喝。这些衙门不是好去处,你倒是能进去啊!不用应省试、中进士,只要勤勉会做事,就有鱼袋在身,换做我也愿意。”
“我看啊,去这些衙门也挺好。去中书省、翰林院,那帮进士还不得拿鼻孔看你的天灵盖?去这些干实事的衙门,没得那么多闲话。挺好!”
这时,有人点了最关键的一句话,“关键是跟对人!”
易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