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之先道:“我赞成蜀主的意见,关门防守。不过,战争既然是那两家的事情,我们何苦要挡吴三桂的道?之前已经借过道给吴之茂,现在川东和川南各让一条道出来,让他的大军过去,不就行了?”
一听这话就知道,贯之和尚已经很久不问世事了,不过,杨展非常尊重他,还是耐心解释了一下。“大师,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他是真的借道,现在,他是以借道为名,想赶在清军之前抢占四川,把四川变成第一战场。”
贯之马上道:“那可不行,拜托各位守好边关,我们四川经不起战乱了。”
杨展微微一笑,有一个支持者了。他的目光投向涤尘,这也是一个坚定的拥护者。
不想,涤尘说的话却令他倍感失望。
“我听你们说什么天机,就想起了若干年前在我凌云寺的一次密议。那时,妙峰和尚念了几句偈语,说是天机启示要蜀难连年。贯之和尚拿出一把伏虎剑和一本古书交给杨展,希望他能救蜀民于水火。这么多年过去了,确实经历了连年蜀难,但是,杨展也没让大家失望,带着众人从不可能中寻找可能,为蜀人闯出了一片生天。现在,他老了,自己也能窥破天机了,却要选择顺势而为。我觉得,敌人还没有打进来,蜀人的天空却已经暗淡下来了。为什么不给大元帅一个机会?让他也奋力给蜀人开拓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
杨展心中一颤,也许真的是他太过保守和自私。如果璟新不是他的儿子,他还有那么坚决反对他去汉中吗?
涤尘的这番话显然引起了不少人的同感,四个都督立时请战,都要跟随璟新去汉中打清军。
一直旁听着的谭宏说话了,这个分寸,他拿捏得恰到好处。他是新加入的,照理还没有发言权,请他来,不过是一种尊重。
“蜀主,你对形势的预估是非常准确的,来之前,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吴三桂吐了几次血,已经病入膏肓,他身边的人忙着争权夺利,顾不上各地的战事。皇孙乍遇变故,手忙脚乱。对敌形势急转直下,郑蛟麟和吴之茂支撑不了多久。我建议,以不变应万变,守好关隘,才是上上之策。”
岷江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