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到张献忠营中,是要邀请他进入英霍山区会师练兵,然后联合发展。“其他人都投到李自成那里了,他们要向北发展,我们不妨向南发展,和他们平分天下!”
“妙啊,老子也弄个皇帝来当当!”
第二天,留下大将冯双礼和军师潘独鳌守毫州城,张献忠带着十余万人马进入英霍山区,与“革左五营”会师,义军又形成了二十万人的声势。
在这里,张献忠也开始和李自成一样,稳扎稳打,建立根据地。
他总结了自己之前的战斗经历,取得胜利的,大多是采用孙子所云:“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避实击虚’之法”,即“以走制敌”的游击战术,依靠重甲铁骑,其来也如风雨之骤至,其去也如鬼蜮之难知。数月间或驰江北,或趋楚豫,令官兵追逐不暇。所以能避实就虚,节节取胜。遭到失败的,或者是防御战,或者是拖着十余万人出战,战线拉得很长,被庞大的后勤所制约。
现在,他将二十万人分为战斗部队和地方守备部队,保持战斗部队的机动性和地方守备的稳定性。
战斗部队分为中、左、右、前、后五营,以不同颜色旗帜区分。之前的“革左五营”头领,各带一营。张献忠的五个义子分别给他们当副将,目的不言而明,磨炼义子,随时随地掌握部队。
地方守备部队则由一直跟着他的王尚礼、冯双礼、马元利、张化龙统领。
部队以步兵、骑兵为主,“马七步三”,另有炮兵、工兵、水军。在装备上,有炮有铳、有弓箭,还有火药,有铁胄,也有骡马。
张献忠更加重视练兵习武,提高队伍的作战能力,规定将士四更即起,操练武艺,到天黑才结束。他把李自成的“闯王刀”刀法改了一下,重新命名为“大王刀”,让每个营都要练习,人人必会。同时,比武选官,奖勇罚怯,打造一支勇往直前的铁军。
他也重视军队纪律,要求将士严遵约束,按令行事。每到一地传牌申禁:“不**女,不杀无辜,不掠资财”。
张献忠一边练兵,一边屯田,积累了大量的粮草,作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
崇祯十五年二月,离张献忠最近的县城-舒城有官兵哗变,逃至霍山,说是要将舒城献予八大王,张献忠大喜。
五营统领都来请战,张献忠便道:“这是我们会师以来的第一场战斗,必须取得胜利,鼓舞士气,震慑官兵。”
在舒城哗变官兵的带领下,张献忠率大军自霍山直扑舒城。当时,舒城县令丁忧回乡,正在县城的翰林院编修胡守恒和游击将军孔廷训率舒城军民守城。
张献忠绕城一周,见“黑云压城”,大喜道“此城必破”!又向城内射招降书,编修胡守恒站在城上将招降书撕毁,下了死守舒城的决心。
看到大军压境,游击将军孔廷训畏死投降了,并指引张献忠用一种专门打洞的车在城墙上打洞,接连打穿了好几处。胡守恒率领老百姓拼命堵洞,血战三天,县城被攻破。胡守恒冲杀到县城南门外三里处的荷花塘,被抓获杀死。
为了庆祝会师后的第一场胜利,张献忠将舒城更名为得胜州,并在这里建立政权,立医士胡玄浦为丞相。
占领舒城不久,又攻下六安。因在破城中死伤不少人马,张献忠恨急,魔性大发,又要滥杀,被几个义子死死拉住,但也将俘获者,男砍左手、女砍右手。
张献忠连打胜仗,便想一口气拿下庐州。庐州是一处军事重镇,它的东北方是“中都”凤阳,东南方是“留都”南京,三座城市犄角鼎立,互为支援,防守严密,易守难攻。
这里城高池深,重兵驻扎,素有“铁庐州”之称。新近投降的游击将军孔廷训告诉他,“庐州城池坚固,崇祯八年,混天王等农民军起义军头目就来攻打过庐州,打了七天都没有攻克。”
八大王想:“我现在兵强马壮,不可能连个小小的庐州都攻不下,但现在要收民心,就要避免伤亡,最好想办法智取。”
胡玄浦禀道:“我最近听说,明朝的学政将到庐州督学。”
岷江风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