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闻元直在淮南大战奸佞,夺回玉玺,心中欢喜非常,恨不得肋生双翅,去淮南与元直共讨国贼。
此番听闻吕布、臧霸又要一起截杀元直,所以来泰山报讯,没想到元直早有计策,真能逢凶化吉。”
徐庶苦笑道:
“大公子谬赞了,什么逢凶化吉,我只是讨伐袁术时认识了臧霸的手下昌豨。
这次回来靠着昌豨的面子劝说臧霸不与我为难,又把传国玉玺送给吕温侯,又正好赶上了吕布麾下郝萌生乱,这才侥幸逃回泰山,哪有半分计策。”
曹昂露出一丝惭愧之色,无奈地道;“我军诸位将帅之前一直想要出兵进攻定陶,为元直解围,只恨郭奉孝频频阻拦,一直未能成行。”
曹昂说这话的时候非常心虚。
郭嘉只是谋士,最终决断的人还是曹操。
肯定是曹操自己不想出兵,这才导致徐庶南下立下大功之后难以返回,之后徐庶被迫用传国玉玺当买路钱贿赂吕布,这已经是死中求活的最好方法,曹昂觉得要是自己只怕都要吓得跑回下邳了。
徐庶似乎完全没有感觉到曹昂的尴尬,低声道:
“大公子,借一步说话。”
“好。”
两人避开众人,徐庶的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他低声道:
“大公子,郭嘉嫉贤妒能,屡屡加害与我,徐某将传国玉玺送给吕温侯,并娶其女,都是无奈之举。
只是如此这般,我绝不能再与曹公一起讨伐吕温侯,还请大公子谅解。”
曹昂重重地点了点头,心道这事本来就是自己家不仗义在先,徐庶没有二话不说直接反叛已经算是给面子了,哪里还能再责怪他?
他咬牙切齿地道:
“那郭嘉鼠辈当真是嫉贤妒能!
元直,我留下与你在泰山,以免此人占据济阴之后得意忘形,再率军打过来。”
曹昂这都是肺腑之言,他之前跟李典商量了一阵,大家说起若是曹军占据了济阴之后,这战局只怕是要急转直下,之后之后张邈、吕布首尾不得兼顾,一定会被消灭。
以郭嘉的嫉贤妒能,只怕之后就要来进攻泰山,威胁徐庶了。
曹昂知道自己说话不好使,但自问跟朋友同生共死还是能做得到。
我大不了就待在泰山,谁来打我直接披挂跟元直一起上阵拼命,大不了一死嘛。
徐庶严肃地道:
“大公子若是留在我这,只怕徐庶更是有口难言。
此番有一桩大事,还请大公子立刻返回,一定要当面禀明曹公。”
“元直尽管说!”
“我以为,这次攻打定陶一战而下颇为诡异。
这其中怕是有郭嘉的诡计,请曹公定要小心为上!”
“郭嘉的诡计?”曹昂大吃一惊。
之前他跟李典已经考虑过这方面,只是曹昂心里觉得郭嘉到底是荀彧推荐的人,荀彧风雅,品行高洁,他推荐的人就算人品稍微差了点,至少也应该是一等一的忠良,不可能给袁绍做内应,行叛逆之举。
但曹昂又极其相信徐庶,这下顿时汗流浃背。
“你是说,这,这济阴已经埋伏了大量的兵马,准备一拥而上重击我军?”
这也不对啊,哪有放弃战略要地然后埋伏什么兵马的?
父亲手下能人如云,打了一辈子的仗,见到这种诡异的场面岂能不查,就算藏着伏兵,也能立刻抓出来,之后从容应付。
徐庶严肃地道:
“绝不可能有什么伏兵,但郭嘉乃天纵奇才,最擅长的就是阴谋诡诈。
大公子不妨问问,策动郝萌之乱的是不是郭嘉——问出来也不必告诉我,大公子心中有数即可。
这郭嘉手段极其高明,能以兖州名士之名策动内乱,之后趁着吕温侯与兖州豪族厮杀,吴资等人放弃济阴去救山阳名士,一切合情合理。
大公子需火速奔赴济阴等地,查看那府库、田亩之事。
若是吴资离开前尽掠府库,又放火烧了田间小麦,那自然是贼人仓皇而退。
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