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汪德臣,汉人蒙将,自幼随父汪世显降蒙,到上都觐见过窝阔台,赐名“田哥”,随侍皇太子,长期受蒙古贵族培训,兵备武事在行,弓马刀枪娴熟。十七岁开始参预对宋作战,后受命承袭父爵,佩虎符,统领总帅府所辖各军。二十一岁时为配合东线主战场,牵制长江中上游宋军东调,第一次独自统兵攻蜀,直抵泸州。撤回后又增强兵力再度入川,占领忠州、涪陵一带。窝阔台死,哈剌和林陷于权力斗争,暂缓攻宋,部分地方的攻宋蒙军北撤。余玠乘此机会调集兵力,与汪德臣决战于苍溪。汪德臣亲冒矢石,坐骑被飞石击毙,又徒步指挥攻击。因其弟汪直臣阵亡才被迫北撤。
他还曾讨伐西羌,是蒙古军中很有名气的青年将领。余玠初到蜀中时,乘机重整四川防务,首先从蒙古兵手中夺回了汉中,听说汪德臣与邻近各军昼夜驰援,却不得不放弃汉中,避免过早地与汪德臣对阵。
蒙哥即位,汪德臣入朝换受新符印,仍任统领总帅府各军。又根据自己几次入川的见识积累,陈奏利害,向蒙哥献策,都被采纳。他针对南宋的攻守方略,采取相应持久的攻防的策略,在沿边一带筑城积谷,置军屯守,作为攻宋前沿基地,给余玠造成很大压力。
忽必烈进攻大理时,他奉旨修复略阳城池后,又出兵攻掠成都,进围乐山。余玠派王坚带着张啸天他们忠顺军紧急驰援,杨寒风带着神驽堂随行,两军想遇,一场血战。
那蒙古军作战有个显著特点,他们一个个弓马娴熟,先是轻骑冲击,大概距敌二十步开弓发箭。宋军举着刀枪,尚不及接敌,已经伤亡无数。在蒙军的强弓硬驽面前,宋军的藤牌手是不够用的,挡不住蒙军的箭雨。而箭雨过后,蒙军轻骑迅速分向两旁,中间重骑兵铁骑突出,挥槊直击,形成更强大的冲击力。蒙古人就靠这样一种简单的战术打得世界没有还手之力,然而碰到杨寒风,却碰到对手了。杨寒风早就在全力以赴训练神驽堂,神驽堂是接诸葛武侯的八阵图来训练的。八阵图是一种步、车、弓驽交替结合的进攻阵法。当然,杨寒风不是复古,没有训练车兵,而是选身高体壮的武林好手手执藤牌代替车兵。想曹魏骑兵大概和蒙古骑兵有几分相似之处,诸葛亮的八阵图是用来曹魏骑兵的,被杨寒风搬来对付蒙古骑兵,果然大破汪德臣。
王坚已上钓鱼山有些日子了,动员军民,早把钓鱼山建成了钓鱼城,部属也和神驽堂合练多时,八阵图演得娴熟,到此时汪德臣哪是对手?只好灰溜溜滚回去。
巴蜀多险峻,谁都知蜀道之难,那汪德臣既败,又如何能轻松退出四川?峨眉派好手赶到了左绵,青城派赶到了云顶,快刀门赶到了隆庆,沿途截击。虽然不如大军旌旗漫卷刀枪如林,但攻击力强,而且防不胜防,让汪德臣焦头烂额,余玠拍手叫好。
汪德臣好不容易率军杀开一条血路来到剑门,却又遇到了顶级天王——武林飞燕。
欧阳燕一人,当然无奈大军何,但她给蒙军造成的心理压力,却使汪德臣始料难及。她挡在大军之前,傲气十足,汪德臣令中军喝道:“那小女子,速速让道,免你一死。倘若执迷不悟,我万千铁骑必将你踏成肉饼。”
欧阳燕轻声一笑,说:“那你就试试,千军万马能砆我何?”
一队轻骑奔来。在几十步开外弓箭齐发,箭飞如雨罩向欧阳燕一人。好一个欧阳燕,衣带飘飘如凌云仙子,只一招流云飞袖就将箭雨收尽,一甩手又散了回去,那些发箭的轻骑兵纷纷落马。
一队重骑兵高举长枪大槊扑来,按说重骑兵的装备,都是长刃长柄,能在两丈半的距离上伤害对手,但碰到欧阳燕,根本就近不得身,只见她剑光闪动,不等重骑兵接近,那些战马就已经被剑气所伤,做了滚地葫芦,那些重装骑兵也被摔倒在地。大凡重装骑兵因为装备太重,是不能没有马的,光那一身明光锁子甲就有七十多斤,加上几十斤的槊,都是百来斤的装备,在马上威风,离开马背则太累赘,几乎动不了,哪还有什么攻击力?
刀枪破胡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