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带着这样的态度和心理,唐宁来到伍尔弗汉普顿。
面对路建华的询问,唐宁依旧是不紧不慢,他反问路建华,“你知道EPPP吗?”
路建华先是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听过,Elite Player Performance Plan,精英球员表现计划,但不是很了解!”
路建华一直没有放弃路江的职业之路,所以对各个国家的青训体制都有所了解,EPPP是英足专门针对英国青训所制定的特殊体制,于2010年推行,在2012/13赛季开始正式实施,但是要路建华说出具体细节,他自然就得摇头了。
EPPP的推行,要追述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代表了英格兰足球青训的历史进程,以及不断走弯路不断修正的结果,上世纪80年代的“英格兰足球三大惨案”之后,针对愈演愈烈的足球流氓与球场暴力问题,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采取了强硬的铁腕政策。
对外,英格兰所有职业俱乐部退出欧战;对内,大量体育课程被裁撤,针对体育教师的补贴也被取消。
尽管撒切尔的“足球禁令”解决了球场暴力问题,但也使得足球在英国社会的形象陷入低谷。足球被视为一种野蛮的运动,比赛转播权无人问津,很多家长更不敢送孩子从事足球运动。为了解决足球人才日益凋敝的问题,英足总迫不得已,采用了国家主导的“举国体制”。
1984年,“英足总精英学校”正式成立,每年招收16名14-15岁的优秀球员,进行为期2年的训练。安迪-科尔、欧文、卡拉格等曾经叱咤一时的英格兰球星都是这家英国版“体校”的毕业生。
但这种体制很快就暴露出了问题,2年的封闭训练对小球员们的心智是严峻的考验。“万里挑16”的选拔方式导致每个球员身上都承担着巨大压力,很多人因此丧失对足球的兴趣,甚至退学。1999年解散前,“精英学校”总共招收了234名学员,但签下职业合同的仅有1/4。
针对“体校模式”的种种弊端,1997 年,英足总技术总监霍华德-威尔金森发布了著名的《质量章程》,提出由各俱乐部通过创办足球学院和英才中心的方式来建立青训体系。2年之后,“精英学校”停办,青训的主要任务再次回到俱乐部。
但是,英格兰青训体系依旧未摆脱“举国体制”的影响。英足总还曾经“一刀切”式的规定,低于12岁的球员只能参加距离其住处1小时车程内的球队青训营,很多有天赋的小球员因为没有生在一个“好学区”而被埋没(90分钟法则本书第一章便有描述,但是有BUG,所以把制定年份给删除了,懂的人自然会嘲笑我!来吧,谁的小说没几个BUG呢!哈哈哈!)。
2010年南非世界杯,英格兰本以为能够收获10年来青训改革的成果,却在16强阶段便打道回府。4-1的比分尽管有意外成分,但也提醒了英足总一个残酷的现实:相对于德国等对手,英格兰的青训不仅没有进步,甚至差距更大了。
2010年,英足总制定了全新的“精英球员表现计划”(Elite Player Performance Plan,简称EPPP),力图通过建立世界上最先进的足球俱乐部青训体系,达到增加本土高水平球员数量、提高本土俱乐部竞争力的目的。EPPP与2011年获得表决通过(想知道如何表决通过的,可以去拜读内德羽则二位大神所著《英超风云》充满了趣味性!),并在2012-13赛季实施。
唐宁呵呵呵的笑了笑,“EPPP其实是我们英国足球的一种游戏规则,细节太繁琐,我就不说了(废话,我替你说完了!作者留),大体来说,EPPP是一个四级三段的青训体系,四级是指四个级别的青训营,我替小子安排的都是四个级别中最顶级的青训营试训!”(四级青训营系统,英足总每两年对各青训营进行一次评级。青训营评级越高,获得的资金支持越多,可签约的球员越优秀,当然要求和标准也越高。比如,最高一级的青训营要求最少配备有18名全职人员的教练团队和250万英镑的营运资金。)
路建华忙再次敬酒,表示感谢。
绿茵赛场之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