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众人却都没有了睡意,毕竟这些徒弟们个个也都算是修炼有成,就算是老大的媳妇凌雪雁,如今修为上也算江湖二流高手了,只是未曾下山显露过名声而已。
老张见此,便也来了兴致,开始指点起几个弟子的武功来。
从武当内功心法到剑法、掌法,以及轻身功法,逐一给徒弟们答疑解惑起来。
大家也是针对自己在修炼中的各种问题,纷纷趁此机会向老张提问。
轮到了张翠山,因为他被江湖人称“银钩铁划”,原是因他左手使烂银虎头钩、右手使镔铁判官笔而起,他虽然自诩文武兼备,但自得了这外号后,深恐名不副实,为文士所笑,于是潜心学书,真草隶篆,一一遍习,既从师傅这里讨来了好几套的判官笔法,自己也从临摹的字帖中尝试着演化出了好几套判官笔法。
前日里,张翠山与那秃头壮汉相斗之时,初时便以书圣王羲之的《丧乱帖》中演化出的判官笔法与之对敌,但却发现自己在与人比斗之中,起承转合之间不是那么自然连贯,而且感觉自己没能把这字真真融入到功夫中去,对敌打斗之中跟着字形临摹,却失了比斗的机会。
张翠山便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说给了师傅,张三丰文武兼资,时常吟诗写字,也为了这五弟子创出了好几套判官笔法。
听了张翠山的问题,只见张三丰在院中走了一会,仰视天空,沉思了片刻,忽然伸出右手,在空中一笔一划的写起字来。张三丰这七个弟子,平日里大多都是一副儒家衣衫打扮,也是都能文能武,顺着老张手指临空的笔划瞧去,原来写的是“丧乱”两字,连写了几遍,跟着又写“茶毒”两字。
大家心中,都纷纷一动:“师父这是在空临《丧乱帖》啊。“
虽然师兄弟中的其他几人,没有使用判官笔,但却也能从师傅的临帖中发现点自己武学中的不足,而且在与江湖中使判官笔法的人相斗中,也能增长点经验。
这时,只见老张临空指书的笔致无垂不收,无往不复,正是王羲之《丧乱帖》的笔意。
这《丧乱帖》张翠山这两年也是反复临过,虽觉其用笔纵逸,清刚峭拔,总觉不及“兰亭诗序帖”、“十六帖”各帖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这时他在柱后见师父以手指临空连书“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茶毒,追惟酷甚”这十八个字,一笔一划之中充满了拂郁悲愤之气,登时领悟了王羲之当年书写这“丧乱帖”时的心情。
王羲之是东晋时人,其时中原板荡,沦于异族,王谢高门,南下避寇,于丧乱之余,先人坟墓惨遭毒手,自是说不出满腔伤痛,这股深沉的心情,尽数隐藏在“丧乱帖”中。
张翠山翩翩年少,无牵无虑,从前怎能领略到帖中的深意?
这时张翠山才发现,自己原来真的异想天开了,一心想着附庸风雅,就根本没有领悟过这书法真意,又怎能真真演化出判官笔法来。
而此刻,张翠山联想到,自己最亲的三师兄身造暗算,最疼爱的小侄儿因为自己没能照顾好,要受这寒毒噬骨之痛,这时候,他才方懂得了“丧乱”两字、“茶毒”两字、“追惟酷甚”四字。
也不由得跟着师傅,逐字一一演练了起来。到后来,张翠山也是渐入状态,左手的烂银虎头钩和右手的镔铁判官笔挥舞之间更是带起了阵阵劲风。
老张看着渐入佳境的弟子,停下了手中的笔法,站在了一遍,满意的捋着长须。张翠山也借着状态,继续演练了起来。
这时,屋子里,陆离也已经抗住了这日阴寒之毒的侵蚀,收功而起。
听见屋外掀起的阵阵劲风,心中不由得疑惑起来,这么晚了谁还在演练武功啊,便出门准备看个究竟,一出门,却发现武当众人全部都在,正在看着五师叔演练功夫。这大半夜的,大家都聚在自己这里,陆离便瞬间明白这是大家关心自己都过来了,估计师祖也是借此机会又给师傅、师叔们开小灶了。
看着推门出来的陆离,老张招了招手,陆离赶紧一路小跑靠了过去,小声的询问着师祖:”师公,五师叔这是演练的什么功夫啊,怎么离儿没有见过?“
寻武诸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