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为人最看不起,在文学史之中算是下九流的明清小说,到最后构建了一个活生生的明清真实底层生态现实,让人能清楚的认识到那个时代的百姓到底是怎么活着。
哪怕不是史料,也最起码是参照,让后世的大多数人在有心想要了解的时候,知道明清时代的普通人是怎么活着的。
至于再往前,那就属于非常专业的领域了,大人物的资料很详尽,但普通人的资料太少了,少到翻看史册也只能一条条去找的程度了。
西普里安的那个玩法,看似只是为了便于管理,但站在历史长河的下游,仔细想想的话,就会意识到,这些如同流水账一般传承下来的资料,代表着多少普通人的生活。
大人物的史料,每一个字都需要斟酌,但记录小人物的日记,随手一填,哪怕是敷衍应对,留下来的也是当事人的真实。
“这套方案倒是挺不错的。”诸葛亮听完石涛所说,带着几分认真的语气开口说道。
“哦,那你意思是?”陈曦带着几分好奇询问道。
“让中亚的世家也跟着写,每年交一份。”诸葛亮笑着说道。
“其实这个是有让他们写的,只是现在他们还没成型,要求的并不严格,实际上作册内史的任务就是收这个日记,然后比对记录,然后找到内中不对的地方,进行问责。”陈曦随口说道,“这些在周天子还算有权威的时候,中原这片地方,也在推行,只不过是对于诸侯王。”
“哦哦哦,怪不得我感觉这么眼熟呢。”甘苞听到这话,瞬间反应了过来,他就说为啥这么眼熟,合着祖先已经玩过了。
“眼熟是因为祖先玩过了,反应不过来是因为始皇帝将其他几家的日记都烧了。”法正幽幽的开口说道,他也反应过来,并且迅速明白了陈曦说这话的时候,为啥没往下接的原因,中原不合适这种玩法。
“不过袁家内部倒是适合这种玩法,也算是相互约束,加强管理。”陈曦对于法正的眼神视而不见,中原这边就算这么玩了,最后统一的时候也是白瞎,这种做法需要另一套班子,而中原不可能再搞一套,陈曦也不会允许,所以只能且看着了。
“算了,不提这个了,各有各的玩法,说起来今年也快大朝会了,袁家派谁过来?”陈曦也不想在这件事上纠缠,很是自然的询问道。
“不知道,我们和袁家其实还没进行深入的交流,这些消息都是我族弟带回来的。”石涛摇了摇头说道,“不过大朝会的话,就算有私仇,仲国公来不了,怎么也得来个重量级的人物,再不济,也得王妃亲来吧。”
袁谭册封是仲国公,但汉室现在的爵位基本算是划分清楚了,按照九州内外分两套,内爵最高到列侯,外爵列侯倒是没有直接升,而是给了封国,全套的立法权和军政一把抓,算是完整的侯国,国公则是直接迁为诸侯王,所以一般默认文氏是王妃,斯蒂娜是侧妃。
至于袁谭内院其他几个女人,都没有正式的封号,也就是说没啥名分,只能说是有点地位的通房丫鬟。
“没记错的话,仲王妃才生了孩子,酒宴还没办,册封的诏书倒是准备好了,但袁家那边让先压五年。”诸葛亮闻言皱了皱眉头说道。
大朝会袁谭肯定不会来,而文氏刚生了孩子,也不大可能过来,总不能让侧妃斯蒂娜过来吧,倒不是不可以,斯蒂娜的身份和实力在那里摆着倒也没人能说什么,问题是袁家得多大的心才敢让斯蒂娜一个人过来。
“袁家那三位,剩下的两位在今年也得病了。”法正补了一句,这意味接下来袁家必须要派人来长安参加朝会了,袁达去世之后,袁随两兄弟的身体也不太好了,毕竟命数快到了,如赵岐那么坚挺的终归是少数。
“仲达应该是不可能了,许子远去了罗马,这样的话,来的会是荀友若?”陈曦想了想说道。
毕竟是元凤十一年年初的大朝会,各大世家就算有再多的事情也会来参与,这十几年的发展已经让各大世家清楚的认识到,靠自己不如抱大腿,而陈曦的大腿那是真的粗壮有力啊。
神话版三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