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梓花单手捧着这块腊肉,嗅了嗅上面的香气,顿时神清气爽,口水打转,向榕也有一阵没尝过肉的味道了,但那拇指大的肉块还不够一个人塞牙缝。
“老奶奶,你们躲到哪里去了?”向榕问道。
“本来我们都一把老骨头了,哪里还想着苟且偷生,只想着死了一了百了,但是禁不住大家拉扯,便跟着一起逃进山里了。”那老婆婆依旧慈善。
向榕不解,“为什么不逃进城里?”
“城门关的死死的,想进也进不去啊。”老婆婆无奈一笑。
两人继续搀扶着两个老人向镇子里走,那老婆婆又说道:“我听说现在到处闹饥荒,受灾的人四处逃难,应天府早就严禁与外来人互相来往了,你们要小心啊。”
向榕哀叹一声,沉重的点点头,看着面前一处破旧的房屋,“你们就住在这?”
“是啊,别管是不是金屋银屋,能遮风挡雨就是好屋。”
两人别了老婆婆,直奔晴儿姐的医馆,一进医馆,发现里面人满为患,人声鼎沸,想找晴儿姐倒成了难事,不过幸运的是,晴儿原来是去后堂煮药了,过了一会儿,便出现了。
“晴儿姐!”向榕尽量大声叫道。
晴儿端着托盘,见到他们两个有些惊喜,“你们怎么又回来了。”
“晴儿姐有所不知,北门依旧禁行,我想问问晴儿姐可否知道其他进城的路。”向榕笑嘻嘻道。
晴儿深思片刻,托着木盘说道:“除了北门,距离此处最近的就是西门了,顺着官道走,半天就能走到。“
向榕一拍手,“既然如此,何必还在西门兜兜转转,晴儿姐,我们这就走了。”
晴儿还未来得及挽留,就见两人火急火燎离去了,她痴笑一声,“也不知干什么去,这么心急。”
两人顶着火红的太阳再次踏上旅程,他们是多么怀念那初生的太阳,炎热的天气,嗓子眼都是干的,向榕打开随身带的水袋,里面的水几乎见底,小梓花望着他露出艰辛的模样。
“也不知这附近有没有小溪?”他只希望从天而降一场大雨,或是一转眼看到一口泉眼。
两人一路奔波,灰头土脸,与那旁边的乞丐并无异样,时不时就可看见倒在路边的人,他们骨瘦如柴,衣衫褴褛,在烈日之下,甚至连个栖身的地方都没有。
一年轻的乞丐倒在路边奄奄一息,皮肤蜡黄,两只眼球向外突突着,大多数人唯恐避之不及,向榕却蹲在他面前,看着他可怜兮兮的样子于心不忍,“你要喝水吗?”
那年轻乞丐有气无力的看了他一眼便没再理睬,小梓花一旁也注视着,她发现这人的碗里有水,想必他是饿的动弹不得。
她紧紧握着兜里的一小块腊肉,这可是他们都不舍得吃的东西,而且余下的干粮也不足了,不能再让向榕大发善心了。
“我们还是走吧,他不渴。”小梓花附耳对向榕说道。
向榕这才注意到旁边的水碗,自嘲一笑,“原来如此。”
小梓花松了口气,这人的榆木脑袋可算开窍了。
“诶,你还有块腊”向榕恍然道。
小梓花连忙掐着他的衣袖将他拉到一旁,先是一脸怒意,随即说道:“早吃了,别想了。”
向榕一听,这才作罢,两人继续默默地向前走,小梓花走在后面仔细观察着他,内心感慨,这人是不是有点傻呢,自己就快饿死了,还要管别人?
不经意间,只见远处来了一队人马,尘土飞扬,浩浩荡荡,其余路人面露严肃,躲在路旁,给他们让行,向榕一看,又是传令兵的队伍,心中不免揣测,各地的传令兵为何如此频繁的传令?
他注意到其他人面对官差都是低声下气,敢怒不敢言的样子,好像恨极了这些当差的,待那些人马走远后,一旁躲避的路人才回到路间,稍显轻松的样子,互相小声耳语。
向榕自是看得出这里的人似乎有些仇视那些当差的,这种情况在井弦县倒是少见,人越多的地方,这种情况越明显。
两人一前一后走着,各自想着心事,偶然间听到路人的谈话。
“听说又有人起义了。”
刀戈弄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