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李孤鸿打了个寒颤,小卫龙的状态他勉强还能忍受过来,至于那个老干妈的作用他连想都不敢想。
李孤鸿感觉,要是老干妈和法相两者搭配起来,那么威力绝对是超出一个大境界的事的,但这样做带来副作用的后果他绝对难以承受。
他不想在这方面多加想象了,还是把注意力放回经书上吧,以前他只觉得这玩意很鸡肋,没想却是个宝藏。
金刚经涉及到精神的修炼这一点他是知道的,但是他一值觉得很鸡肋,因为之前的蛤蟆功在修炼时也可以通过观想增加精神,所以他一直认为金刚经是个鸡肋的东西,没想到金刚经到了养气境牵扯到了一个名为法相的东西。
“这些佛经,到了养气境以后竟然还有这么大的用处?早知道这么有用我当初就每天都念上几遍啊。”
看着金刚经界面上的简介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李孤鸿的内心感到十分的懊悔。的确,开始的他真没把佛经放心上,以为有系统加成这玩意就是个摆设。
现在看到它们的“质变”,李孤鸿感到有些打脸。原本李他一直认为,系统里面最厉害的就是功法,其他的东西都是可有可无的附加品。
像佛经、新概念兽语之类的,只是一些用来学习功法的硬性条件,他感到十分的鸡肋,甚至乎还有一点厌恶。连灌顶后也没认真的研究过,系统也没在这方面提示过他。
可以说一直以来李孤鸿都忽视了对佛经的参悟,只不过是偶尔有空念上一念,用来宁神,除此之外并无他用。
武者在炼体期,纯粹的就是依靠肉身和体内元气的力量,实际上这并不算真正的修炼者,只能说是踏上武道一途最后的一个关卡,只有能把元气外放,才算是“真正的”武者。
相对于能够元气外放境界而言,佛经在炼体期内起到的作用并不大,一旦突破到了养气期,佛经对精神上这方面的修炼就变得尤其重要。
因为武者元气外放的程度不仅是按照武者体内的元气储备,还要依靠自身精神的操控和感知,同境界的武者为什么有强有弱,除了功法就是自身素质的问题了。
更何况这法相上面的简介清楚地写着,学习了法相的武僧,如果想升级法相,必须参悟佛经或者改造自身的体质,连法相也需要精神来维持。
李孤鸿依靠灌顶的金刚经的确可以让他修成一个怒目金刚的法相,但法相的状态完全是依靠精神来维持的。
很明显,哪怕是他有三倍加成的天蟾望月法,在修炼时能增加的精神也是有限的,比不上专门的修炼功法。
天蟾望月法是属于武技心法,不是一门传统的精神的修炼法,它只是附带一些增强精神效果,如果李孤鸿在养气境不依靠佛经来增强,他就很难把法相变成一个常态技能。
“现在想这些也没用,还是好好看看其他两本书有什么作用吧,接下来如果有时间就要好好的参悟佛经了。”
李孤鸿把金刚经仔细地浏览了一遍,了解了一些它的变化。继而点开《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查看起来。
这本经书也很直接,也是一本精神修炼法,灰白的界面上写着两个作用,一个是时常念诵可以增强自身的精神,并且有静心的效果。
这个捕快不正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