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特有的城中村中,阴冷潮湿且压抑。
赵玉堂穿着油腻的套头衫,左手夹着烟,在微信里输入消息,跨入一家招牌被油烟熏得发黑褪色的快餐店。
“来碗面,多加点葱。”赵玉堂吐了口烟圈,从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块,和两张五毛:“支付宝给两块,现金给六块。”
赵玉堂坐在桌边,毫不顾忌地翘起二郎腿,面无表情的嗦着那碗面。他当然知道自己现在的形象很落魄,许多年前的自己甚至没办法接受这种结果。
但是毕竟人生是没有后悔药吃的。
后来想明白了他才这么自我安慰。
城中村在繁华的都市中就像是一片仅存的江湖。
这里聚集着躲债者,入城追梦的年轻人,赌狗,穷学生,夜市老板,打工仔,以及像他自己这样一无是处的垃圾。
好处就是尽管这儿人口密度极大,但每个人都为生活奔波操劳。
就像从前带着斗笠埋头赶路的侠客与路人,即使擦肩而过也不会有人认出自己,自然也就没有了那些讥讽与嘲笑。
【陈不尧:在干嘛呢?】
赵玉堂放下筷子,看着微信里的消息,他摸着下巴的胡子渣,犹豫了片刻,呼出一大口烟,然后默默输入了三个字“在上班“。
刚想继续补充些什么,电话却响了。
“喂?”
“卵仔,房租交不交了?”是粗鲁的房东。
“不是月底交吗?”
“急用钱。”房东那边传来劈里啪啦的搓麻将声。
“可是······”
“没钱住就滚,老子的房子给你躺两天就不错了!”
赵玉堂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确实是有些委屈,但是粗糙的眼眶早就磨砺的干涸了。
直到那边挂断电话,赵玉堂还没放下手机。
······
“赵玉堂?”一个女孩呆楞着站在快餐店门口。
赵玉堂眼角一抽,他下意识的把头别到了一边。
女孩的声音很有辨识度,他当然知道是谁。
“该死,她怎么找上来了?”
陈不尧,学生时期是赵玉堂班里的学习委员,那个时候班主任在搞学习帮扶小组,而学习最好的陈不尧自然被分配到成绩最差的赵玉堂旁边。
说起来也有意思,由于那个时候赵玉堂天天通宵,第二天直接趴桌躺尸一上午。而陈不尧坐的端端正正,记满笔记的本子都垒的几尺高,两个人之间的桌缝就如同新德里平民窟与富人区的分界线。
可这逆向而行的两人却奇迹般的能聊到一块。
赵玉堂很有耐心的听她讲生活学习琐事。
陈不尧也饶有趣味的听赵玉堂说翻墙上网的经历——深夜街边的路边摊烤生蚝,网吧里志同道合的友谊,游戏中创意百出的骂街,这些能把她逗得哈哈大笑。
毕业后,同学们散落到全国的各处。
只有他俩还保持着联系。
后来赵玉堂去了国内一家不大的俱乐部做《复生》的替补电竞选手,陈不尧在重点大学埋头苦读,由于家境优越,又去了意大利读研。
再后来,由于某些原因,赵玉堂违反了俱乐部的合同,赔光了身上的一切积蓄,买了张绿皮火车票南下打工。同时陈不尧学成归国,在家族企业的写字楼里上班。
赵玉堂一直在微信里跟陈不尧说,自己混进国企了,而且这么多年来摸爬滚打已经变成了正式员工,朝九晚五有五险一金,陈不尧听了也为他感到高兴······大概这就是赵玉堂唯一一张遮羞布了。
可实际上,他做着最底层的工作,活得像下水道的老鼠。他面对那些无所谓的人,可以做一个面带微笑的服务员跪在地上擦污渍,可以唯唯诺诺的像个愿打愿挨的软汉,可以在结账时豪爽的掏出一团毛票数钱。
但是面对陈不尧就不一样了。
绝活哥也想打职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